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地球轨道惊现未知残骸 疑为神秘"天外来客"(图)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地球轨道惊现未知残骸天外来客 2014-01-18 15:35:23
美国宇航局在上个世纪60年代研制了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强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这款火箭最大的特点是推力强大,为三级结构,如此“古老”的火箭又出现在了21世纪。


土星五号为三级运载火箭,S-IVB第三级被误认为是小行星

S-IVB配备了一台J-2液氢液氧发动机

  美国宇航局在上个世纪60年代研制了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强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这款火箭最大的特点是推力强大,为三级结构,如此“古老”的火箭又出现在了21世纪。2002年,业余天文学家比尔-杨发现了一颗神秘的小行星,最初命名为J002E3,但后来科学家观测发现其竟然位于地球轨道上,正是土星一号B型火箭第二级和土星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的S-IVB第三级。

  土星五号运载火箭为三级火箭,第一级为推力惊人的F-1液氧煤油发动机,单台推力可达到680吨,一共放置了5台这样的超级发动机,第二级的直径也是10米左右,使用液氢液氧发动机,分别为5台和1台,型号为J-2氢氧机,真空推力在100吨左右。

  科学家通过光谱分析显示,这颗小行星覆盖着一层白色二氧化钛涂料,这是美国宇航局制造土星系列火箭时使用的材料一致,最终被证实是1969年发射的阿波罗12号。为什么土星五号火箭的残骸停留在轨道上呢,科学家认为土星五号火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在发射后溅落到海洋上,而第三级则负责进一步推动阿波罗飞船,于是滞留在地球轨道上。

  后续的土星五号火箭S-IVB级并非都停留轨道上,有些则进行了空间实验,比如1970年4月14日,阿波罗13号的S-IVB级在完成任务后成为撞向月球的探测器,研究撞击月面后对月球产生的影响,此前阿波罗任务已经把月球地震仪放置在月球表面上,由此可揭开月球内部是否是“空心”之谜。

  1971年2月4日,阿波罗14号的S- IVB也被用于撞击月球表面,由阿波罗12号携带的地震仪记录了撞击造成的月面震动,到阿波罗16号时,已经有四个独立的地震仪分布在月球表面上,因此1972年12月10日阿波罗17号任务的S- IVB级也被用于对月球的实验项目。通过S- IVB级的撞击实验,科学家对月球表面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加上登月宇航员带回的样品,月球表面土壤和深层结构被初步掌握。

  美国宇航局开始研发的太空发射系统已经进入新的阶段,70吨级和130吨级的火箭将使得近地轨道任务呈现多样化,尤其是130吨级的SLS火箭还可以执行火星任务。(罗辑)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