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库 > 正文

老脸在上:我和十三郎的又一次握手是在青华宫

图库
来源: 标签:老脸在上十三郎青华宫 2013-12-13 18:48:22
查看原图
1.jpg

1.jpg

2.jpg

2.jpg

3.jpg

3.jpg

4.jpg

4.jpg

5.jpg

5.jpg

6.jpg

6.jpg

7.jpg

7.jpg

8.jpg

8.jpg

9.jpg

9.jpg

10.jpg

10.jpg

11.jpg

11.jpg

12.jpg

12.jpg

13.jpg

13.jpg

14.jpg

14.jpg

15.jpg

15.jpg

16.jpg

16.jpg

17.jpg

17.jpg

18.jpg

18.jpg

19.jpg

19.jpg

20.jpg

20.jpg

   与十三郎结识是在后来的多次次公益活动中,以前也见过多次,因为喜欢他的秦歌,所以就特别关注他,每次他作为特邀的演唱嘉宾在台上演唱,我是公益拍客在台下拍摄,再说了十三郎是名人,我只不过是热爱公益的一名拍客,不可能有所接触。去年十三郎发起的秦歌大赛要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西部网文学社邀请了我,才有了正式接触,回来后我在多个网站给予发帖推广,这样十三郎才对我有了初步印象。

   中国好人:马华,私底下和我是比较好的朋友,马华的多次公益活动我都参与,给以全程拍摄,回来发帖报道。马华的活动开始是又陕西狮子会和几位热爱公益的网友支持参与搞的,所以来的媒体和名人并不多,几次都碰见十三郎,每次就有打招呼的时间和机会。这样慢慢我们也就熟悉了,故此才有了此篇的标题:我们兄弟真有缘分,过一段时间就要见一面。

    十三郎做人很低调,虽然在陕西乃至全国都有些名气,但为了写这篇博文,在网上百度搜索却只能搜到十三郎唱歌的视频,搜不到关于他的报道,没办法在新闻里面搜。才搜到了五条,是去年秦歌赛时的报道。

    这是当时《三秦都市报》的一篇报道,拿来一用:

   “秦歌”是一个西北汉子给自己的歌取的名字,他说这是除了秦腔外只能用陕西方言表达的艺术。秦歌里有西北人儿时的记忆,也有长大后奋斗的足迹;有母亲唤儿的柔柔深情,也有西北人倔强不屈的精神。西北汉子愿意称自己是“西北狼”,因为他们身上不仅有西北人的豪迈更有狼的血性。唱秦歌的“十三狼”说:“我不仅是西北狼,更是十三朝古都西安的儿子。”我要用“秦歌”唱尽西北人的风采,我要让“秦歌”这门烙印着浓厚陕西文化特色的艺术生生不息……

  1

  坐着煤车赶考的农村娃

  唱秦歌的十三狼原名吕小平,出生于旬邑一个祖传八代的唢呐世家。十三狼的第一声啼哭是和着高亢的唢呐声一起响起的,这注定了他一出生血液里就渗透着浓浓的秦声秦韵。

  十三狼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唢呐演奏,初中上了半年,就开始跟着父亲的乐班赶场子,那时他的唢呐已经吹得小有名气了。1980年,省艺校的一位老师偶尔听到13岁的十三狼吹唢呐,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个有着极高音乐天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应该去接受更为系统、专业的学习。

  于是,那年的春末夏初,睡得迷迷糊糊的十三狼被母亲从被窝里拉了出来,揣上几块干馍和两三块钱,坐着进城的拉煤车到西安赶考。可是等他赶到时,考试已经快结束了。不过,这个陕西愣娃还是凭着祖传的唢呐曲牌吹暖了主考官的心扉,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农村来城里学习的十三狼很珍惜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用7年的时间在省艺校求学,开始为自己今后的音乐人生进行最原始的积累。1988年,经过了7年专业培养的十三狼考进了西安音乐学院,但这一次他不吹唢呐了,开始转学作曲和钢琴。这为他今后独辟蹊径,创作“秦歌”奠定了良好的音乐素养。

  2

  一次助兴演唱成就了“秦歌”

  十三狼说自己唱“秦歌”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十三狼的正式工作是省艺校的钢琴老师,平时也为相熟的朋友写些歌,有时还会抽空为一些关于音乐的比赛当评委。2004年,38岁的十三狼作为评委参加在渭南举办的一次歌手大赛,在众评委打分间隙,大家建议他上台表演个节目,于是他登台助兴演唱了一首自己作曲的《乡党》,演唱时十三狼用的是陕西方言,由于曲从心生,他唱得泪流满面,台下的观众似乎也从歌声中听出了不一样的感觉,雷鸣般的掌声萦绕在空中久久不能散去。而这首用陕西方言演唱的《乡党》就成了十三狼的第一首“秦歌”。

  也就是这次,人们开始认识十三狼和他的“秦歌”。“‘秦歌’介乎于秦腔与通俗歌曲之间,它将秦腔旋律中的精华和现代摇滚、流行音乐等现代音乐元素完美交融在一起,以歌曲的形式展现秦人、秦风、秦韵。”十三狼如此定义自己的歌。

  一位海外华侨在听了十三狼的歌后说:“美不美,看咱黄河的水;亲不亲,听咱狼哥的歌!”。正是因为“秦歌”在老百姓的心里产生的共鸣,不到一年时间,十三狼的“秦歌”纵横八百里秦川,唱出了关中人的精、气、神,听得人酣畅淋漓,如痴如醉。由此,十三狼便得了个“秦歌第一人”的美誉。大家的喜爱和鼓励,坚定了十三狼唱“秦歌”的决心。在历时半年的精心创作后,十三狼的第一张“秦歌”专辑《月圆回家》诞生了。这张富有秦风秦韵的唱片为十三狼的“秦歌”奠定了基础,十三狼也由此给自己的歌定下了框架:“‘秦歌’既有秦腔的音符,又有现代歌曲的节奏。曲调要充分表达出西北人的性格张力。”

  3

  “秦歌”风劲刮八百里秦川

  一年后,作为西安选送的唯一一名演员,十三狼参加了由武汉、广州、西安等六个城市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姹紫嫣红中国年》晚会。一首《大秦腔》,被他演绎的苍凉悲壮,凄婉动听。观众被黄土高坡上刮来的西北风震撼了,大家给予十三狼经久不息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里有对我的肯定,但更多的是对八百里秦川厚重历史文化的肯定。”十三狼认真地说。

  那次以后,在很多舞台上观众都能看见十三狼的身影,十三狼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秦歌”因此被他唱出了三秦大地。之后两年,继《大秦腔》后,十三狼的相继出了《秦娃》《八大怪》《老陕俗语》和《异乡圆梦》4张专辑,十三狼带着他的5张专辑在三秦大地上挂起了一股“秦歌风”。

  一时间你走到哪里都能听见十三狼的歌,都能听见标准的陕西方言在《大秦兵马雄风》中唱道:“杀气腾腾战火熊熊刀戈闪寒光,相貌堂堂斗志昂昂列阵向东方,万千大秦儿郎卫国征战疆场,铁甲扫平乱世一统神州家邦……”这大气磅礴的歌词似乎只有在十三狼的口中才能喊得如此入味,无论谁听都觉得过瘾、解馋。十三狼说:“类似的创作歌曲还有《秦人的精神秦人的派》、《梦回大长安》、《大秦之最》等,用史诗般的人文精神关照民间真情是‘秦歌’独有的艺术特色。”

  十三狼的一位歌迷说:“‘秦歌’的魅力在于他声声入耳,句句真情。”在十三狼的专辑中,还有与这些史诗题材截然不同的歌曲,《月圆回家》、《母子情》等慢拍子的柔情歌,经过十三狼的浅吟低唱,把关中游子的心怀展现得柔情脉脉、淋漓尽致。因为是用乡音唱乡情,情到深处,总有一种揪心的震撼,令许多人动容、落泪。

  十三狼告诉记者,他创作、演唱“秦歌”,秉承“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音乐理念,把为老百姓写歌、让老百姓喜欢作为最终目的。西安东郊残疾下岗女工陈慧梅是歌曲《小妹》的原型,蓝田县的酒店老板段均彦的创业故事也成了十三狼口中的秦歌《酒店老板》,这些是他在音乐创作中的现实体现。群众的态度是最好的评语,2008年7月,十三狼下乡演出时,咸阳萧何庙村的村民吹着唢呐、举着横幅列队迎接他,那些热情好客的民间艺人再三表示:“秦歌”唱出了陕西人的精气神、唱出了陕西文化的精髓,大家都希望“秦歌”能在三秦大地生根开花。

  4

  十三狼唱的是咱陕西人的性格

  “十三狼唱‘秦歌’唱的卖力,老百姓听着也带劲,‘秦歌’唱的就是咱陕西人的性格”。十三狼的歌迷刘志刚说。“秦歌”之所以能点燃陕西人的热情,因为他触摸到了陕西人的生活,声声句句都是陕西人渗透到血液里的生活习惯,也迎合了关中老陕的自豪感。

  十三狼最难忘的评语出自一位老民间艺人之口:“你的歌让人全身舒畅,关中终于有歌了!”这些年,各地民歌发展如火如荼,地域特征浓郁的现代音乐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但是汇聚十三朝历史精华的八百里秦川,却没有一首属于关中腹地的民歌。这让很多爱听民歌的关中人着实想不通。幸好,十三狼的“秦歌”诞生了,这不仅填补关中民歌的空白,也填补了关中人的自尊心。

  谈起陕西民歌的现状,十三狼忧虑地说:“关中民歌与陕北、陕南民歌相比,许多优秀的曲目不为世人所知,以至于许多音乐同行和歌迷认为关中根本没有民歌,这种现象显然与陕西文化大省的发展格局相悖。作为在陕西土生土长的音乐工作者,我们在开发与整合‘秦歌’这块文化阵地方面,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十三狼对“秦歌”的执著,源自大众对“秦歌”的认可,渭南市音协主席孙友新曾赞赏地说:“你一定要按‘秦歌’的路子唱下去,你的歌咱老陕很爱听啊!”

  从十三狼的歌里看,关中的历史、生活和文明的点点滴滴都是“秦歌”素材的汇聚地。《大秦腔》高亢激昂,《老陕俗语》信守拈来,《捣蛋鬼》童心未泯。一位在青海工作的陕西乡党在听了“秦歌”后动情地说:“听秦歌我仿佛又回到了三秦大地,看到了父老乡亲……秦歌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令人沉醉,让人打心里舒坦。”

  文/ 记者 张佳

  我专门给他拍了一组照片,从照片你就可以看出,他唱出了陕西人的豪情爽,唱出了“陕西楞娃”的感觉。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