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中国学者成功揭示人类发作性疼痛致病基因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中国学者疼痛基因 2013-10-29 17:01:10
中国学者在疼痛研究中取得新突破,成功揭示家族性发作性疼痛疾病的致病原因。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

    新华网武汉10月27日电(记者俞俭、熊金超)中国学者在疼痛研究中取得新突破,成功揭示家族性发作性疼痛疾病的致病原因。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

    这一新的研究突破是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刘静宇、姚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学教授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完成的。

    研究团队在他们发表的相关论文中介绍,他们应用先进的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两个大的中国发作性疼痛家系中发现SCN11A基因上存在2个错义突变,通过家系内共分离分析、1021例大样本正常对照验证等,结合SCN11A基因功能研究,最终成功发现并克隆了人类疼痛疾病的又一个致病基因SCN11A。

    这篇题为《SCN11A基因获得性功能突变导致家族性发作性疼痛》的论文介绍,疼痛是在人体受到各种伤害性刺激时所产生的感觉,存在于人体内部的警戒与保护系统。

    专家认为,疼痛致病基因SCN11A的成功克隆,拓宽疼痛的致病基因谱,为进一步研发治疗疼痛的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必将为疼痛患者带来希望。

    据论文通讯作者刘静宇介绍,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两个大的中国发作性疼痛家系,共有28位患者。两个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类似:疼痛的主要部位发生在下肢远端,偶发在上肢的肘关节、指关节和掌心;周期性疼痛发作时间常在午后,阴雨天、换季、疲劳和身体虚弱(如感冒过后)常可诱发,等等。

    刘静宇告诉记者:“这2个突变使我们在遗传上证明了SCN11A基因突变是导致家族性发作性疼痛疾病的原因。”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