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芜湖打造“聚智高地” 一年落户7家院士工作站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芜湖聚智高地 2013-10-25 16:58:06
芜湖打造“聚智高从去年10月首家院士工作站揭牌开始,整整一年有7家院士工作站在安徽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陆续落户,这一数字在全国亦不多见。院士们何以青睐芜湖科技资源并不丰厚的地方?

     从去年10月首家院士工作站揭牌开始,整整一年有7家院士工作站在安徽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陆续落户,这一数字在全国亦不多见。院士们何以青睐芜湖科技资源并不丰厚的地方?

    氛围、产业、人才是基础

    2012年7月,芜湖市委负责同志带领芜湖高新区领导一行访问清华大学,靠“家乡牌”敲开了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卢强院士的大门。

    卢强院士曾经在芜湖一中就读,早在2011年,卢强院士就曾受邀回到家乡,作了《智能电网技术及其产业化问题》专题报告,并建议芜湖发展光伏等智能电网产业。这一回,双方的洽谈依然围绕智能电网领域,但芜湖却提出了更清晰的发展蓝图——先建立院士工作站,积极转化卢强院士团队已有创新成果,快速使其产品化;再共建数字电力系统软件产业研究院,为芜湖高新区数字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孵化项目并引进关联企业入驻,两至三年内,逐步形成产业集聚。

    多年来,卢强院士对空挂院士工作站招牌,最后沦为咨询机构的“形象工程”司空见惯,而芜湖高新区起步是科研、落地是产业的“三步走”战略则让他耳目一新。特别是芜湖提出院士工作站依托芜湖高教园区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本地高校深入合作,再依托共建方芜湖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将先进的理论和技术转化为创新的技术产品和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为芜湖高新区乃至安徽省企业群体提供服务。卢强院士认为这是破解传统“产学研”合作人才、资本结合难题的有益尝试。双方找到了强烈的共鸣点,仅仅3个多月后,2012年10月16日,芜湖大学科技园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举行,这也是芜湖高新区首家揭牌的院士工作站。

    “芜湖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以及享受股权及分红激励试点等政策优势比较明显,产业、人才基础良好,且有一批重视研发成果的企业。”卢强院士在揭牌仪式上如此评价。

    芜湖市趁热打铁,以才引才。2013年3月6日,芜湖市高新区派人访问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同周远院士及其科研团队进行交流,确定了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技术领域及低温深冷技术领域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意向。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由卢强、周远和另一位院士共同承担,作为周远院士的芜湖一中校友,卢强给家乡当了回“说客”,当他把高新区协同创新的建站方案和盘托出,周远院士眼前一亮,欣然同意。三票中占了两票,于是“500kW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示范项目”得以落户芜湖高新区。双方紧接着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建设“芜湖创元企业孵化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安徽省院士工作站”。

    组织化、制度化、长效化

    “搭平台,找人才,聚资源,出成果。”高新区招商局有关负责人这样解释园区在院士工作站落地之后的工作。“找人才”指协同创新,“聚资源”更多指的是资本,更具体地说就是“找钱”。园区将为有志于创业的个人或企业寻找天使投资人、风投,或引入“代持股”等股权激励机制,撬动院士工作站人才创业积极性,加快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今年10月13日,卢强院士百忙之中来到芜湖,得知院士工作站孵化的首家企业产品年内就可上市,他感叹道:“搞应用科研的人穷尽毕生精力,就是想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一夙愿在家乡得到了实现。”

    依托芜湖高新区主导产业建立的院士工作站,在为高新区提供公共研发服务,孵化出具有前沿技术的产业项目的同时,院士与企业合作对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带动地方和企业的项目实施、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推进科技合作的组织化、制度化、长效化。

    引凤来栖,打造“聚智高地”

    高新区是院士工作站频频落地芜湖的一个缩影。芜湖市科技局介绍,截至目前,该市已经建有省级院士工作站11家,引进为芜湖工作的院士13人,涵盖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电子通讯、电力系统、医疗服务、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其中今年新批准组建省级院士工作站7家,引进院士8人,一个以首位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院士工作群正在形成。据统计,仅通过院士工作站这一平台,该市就引进高端人才125人,其中博士73人,硕士25人,全面提升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与此同时,院士工作站也为芜湖当地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专业人才,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随着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创新型企业等一批引智平台在芜湖“生根开花”,芜湖市科技创新也结出更多硕果。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专利申请690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8件,继续位居安徽省首位。

    这背后,是芜湖引凤来栖、打造“聚智高地”的不懈努力。今年4月,芜湖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人才特区的实施意见》,其中既有直接伸向高端人才的“橄榄枝”,也有增强用人单位引才积极性的“实招”,更有为创新型企业孵化成长提供金融支持的“及时雨”。例如,对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的人员,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30万元奖励;对用人单位引进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来芜创新创业的,分别给予用人单位最高200万元、50万元资助。对引进人才的配偶就业调动、子女入学和医疗、住房、居留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按照新出台的人才特区实施意见,对新认定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将分别配套给予10万元、5万元和3万元的一次性资助。本报通讯员 赵云涛 本报记者 吴长锋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