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财富新战略应对人民币升值
美国政府关门有望将原本于本月退出量化宽松的计划推迟,由此引起的市场预期将进一步刺激美元对各主要货币贬值。人们不安地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则再次刷新了汇改新纪录。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415,较前一交易日上涨65个基点,创下汇改以来新高。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480。照此趋势推测,预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久将进入5时代。
毋庸赘言,美元不断贬值,将直接导致我国3.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幅缩水。而人民币对美元的不断升值,也会严重抑制我国出口,导致外贸形势的紧迫,GDP也会受到影响。然而,无论人们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厌恶程度如何,这已经是大势所趋难以避免。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换个角度看问题。
也许,人民币升值并非洪水猛兽?也许,其中还藏着一些利好?
从国际经验看,本币升值似乎早已成为大国崛起进程当中难以改变的规律。比如美国崛起过程中美元累计对英镑升值超过300%,德国二战后经济崛起过程中马克对美元汇率也累计升值超过300%,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过程中,日元对美元汇率也曾升值300%以上。当前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似乎也是这一规律的再现。因此,与其采取各种手段遏制人民币的升值势头,不如去借鉴其他国家如何在本币升值过程中实现财富崛起的经验更有意义。
从国际经验来看,如果一国具有产业领先的优势,且国内需求旺盛,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强,那么本币升值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升值不仅不会严重影响出口,而且能够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扩大出口利润;同时升值还会极大地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增加本国福利。
值得强调的是,如果处在全球生产不足的特定历史时期,本币越是被高估,越有利于财富向本国流动和积累。当前恰逢这样一个时期:欧债危机还未平息,美国制造业回流但未完全复苏,经济危机正向东南亚漂移……我们应当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时机,在人民币升值的进程当中,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促进产业升级。
然而,我们不能回避的是,由于美元贬值,靠产业工人的汗水辛辛苦苦换来的3.5万亿美元兑外汇储备正在被不断蚕食,甚至中国的环境资源、劳动力资源、居民储蓄资源等还将通过金融这种隐蔽的方式继续流失。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滕泰接受本报采访时所指出,中国若想真正成为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的受益者,必须依靠正确的财富战略引导。
自2000年以来,中国面对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一直没有拿出系统的财富战略。比如,中国一直以吸收海外直接投资(FDI)作为地方政绩指标,而未能在升值前通过增加海外外币债务来扩大本国投资。结果,输入货币流动性过剩,大量热钱以虚假贸易、虚假FDI的形式进入中国,套取人民币升值的利润。设想,如果在升值前引进的不是外国直接投资,而是本国企业借的外币债务资本,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就为本国企业所有。再比如,如果能通过政治、外交等战略推动人民币走向世界,在升值前和升值过程中调整本国外汇储备结构,促使中国企业进出口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那么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就会减少负面影响,避免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大幅贬值。
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下,我们应当摒弃对GDP的固守,不去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只要财富战略运用得当,人民币升值完全可以使中国经济长期受益。这就需要决策者在本币升值的过程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进出口贸易尽量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从而消耗掉部分冗余的外汇储备,也使国内的外贸企业能够承受住本币升值的冲击;在本币升值的后期阶段,决策者应当鼓励海外投资或购买战略储备资产,促进海外消费或采购,增加投资收益,实现国民财富增值。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