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陕北道情 活在民间的戏剧标本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陕北道情 2013-07-22 22:16:32
“存续于村堡和庙会之上的陕北道情,以其诙谐幽默、激越低回和夸张浓烈的色彩,越渡千年,浸润在一代代陕北人的记忆里。它曾一度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与陕北民歌、陕北说书一起,成为陕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如今却随着一个时代的落幕,陕北道情处在了举步维艰的境地


道情戏剧照

   中国文化传媒网陕西频道讯(记者 孟子发 张发财)“存续于村堡和庙会之上的陕北道情,以其诙谐幽默、激越低回和夸张浓烈的色彩,越渡千年,浸润在一代代陕北人的记忆里。它曾一度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与陕北民歌、陕北说书一起,成为陕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如今却随着一个时代的落幕,陕北道情处在了举步维艰的境地。

  “太阳一出来满山红,共产党领导咱翻了身”,一曲《翻身道情》曾以其明快的旋律唱响大江南北,从革命年代里传唱至今,成为陕北文艺最为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为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文艺形式,陕北道情根植于陕北文化已上千年。有研究表明,陕北道情最早可溯源于道教“经韵”,后在原韵调的基础上融合陕北秧歌、说书等曲艺形式逐渐演变成戏曲。根据其代表剧目《十万金》内容推断,陕北道情戏的成型或可早于元杂剧。

   传统的陕北道情存续于村堡和庙会之上,以诙谐幽默、激越低回和夸张浓烈的色彩,包涵着旧时代生存在陕北这块贫瘠枯焦土地上的人们最为原始的生命欲望,越渡千年,浸润在一代代陕北人的记忆里。

   为了配合了革命年代的形势宣传,以《翻身道情》为主的一系列作品,使得陕北道情曾一度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在新文艺运动中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后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刘栓回头》等两部道情戏进京汇报演出,亦曾引起一时轰动和广泛好评。

   随着一个时代的落幕,这一被誉为陕北文化“活化石”的稀有剧种,如今也处在举步维艰的境地。

    传统戏班面临消亡

    进入农历四月,陕北大地上的每一个村庄都进入了耕种季节。此时,也是陕北民间道情戏班一年里最为红火的时期,庙会里主事的会长们会从整个区域的耕稼大计出发,邀约当地有名的戏班驻会唱戏三天,以祈求一年里风调雨顺。

   人们把那些多出戏班子的村子叫做“道情窝子”。这其中,近代以来又以清涧县乐堂堡村的惠家班和子长县强家沟村的强家班最为著名,他们以家族化的口耳相传方式使得一些古老的传统剧目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

    61岁的强家班第五代传人强德奎有着一张太阳染过的脸,手关节粗大而弯曲,满身的尘土使衣服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只有在谈起道情表演时,这位一代“道情大王”才在瞬间神采焕发。

   强德奎的追忆里,隐约可见第二代始祖强不屈充满传奇的一生。作为近代陕北道情史上最主要的一代大师,强不屈从小“上过东学,识文断字”,他不但能够完整的掌握道情的上百种传统曲调,更以其过人的记忆力,熟练演绎陕北道情流传上千年的数十个传统经典剧目,如《十万金》、《牡丹亭》、“湘子系列”等。

   还在强德奎童年时期,酷爱道情表演的他就随强家班行走在陕北各县。“有一年,强不屈领着我们十一个人开春出发,从安塞转吴起 、志丹、横山、子洲、清涧,绕陕北转了大半圈,直到入冬才回来。那时候,道情戏班到了哪个村,那个村的人就在村口摆设酒肉,桌旁还要站上两名身穿道袍的人接待,待遇还是相当高的。”虽然回来的时候,每个人分得五毛钱,但对于童年的强德奎来说,那种感觉至今陶醉。

   强德奎的回忆有陶醉也有惋惜。文革期间,强不屈忍痛把自己长期整理的传统剧目的手稿都付之一炬,“甚至连戏班的戏箱、衣饰也都烧了”。

   1977年,强家班首次正式命名“子长县强家沟道情剧团”恢复演出。第一任团长强联本负责各家各户收布证,缝戏袍,外出联络“写戏”(即订合同),最开始团里的收入留一部分用来添置新家什,强家班的名声也一天天的大起来。

   在强德奎的记忆里,这段时间,是陕北道情戏班最为鼎盛的时期。从农历正月初八开始,一直到当年的十月,邀约一个接一个,戏班的档期难以错开,团长往往苦无分身之术,不得不颇费口舌地去一家家婉言推辞。

   改革开放后,强联社头脑灵活,在县城里开了一个粮油门市部,戏班交给了强德奎,慢慢的就彻底的成了家族化戏班。

   近年来,随着陕北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人口锐减,而由于电视、网络的发展带来了农村娱乐方式的转变,使得一些演出传统剧目的民间道情戏班日渐走向下坡路。

   作为强家班第六代传人,强德奎的五个儿子里只有三儿子强三还继续留在舞台上,拉得一手好板胡的长子和颇为外界看好的五子均弃艺经商,在县城里开起了饭馆。

   不只是强家班的状况堪忧,另一个陕北知名的道情戏班清涧县乐堂堡乡的惠家班亦已名存实亡。

    惠家班以惠万年为始,以演出改编的“翻身道情”享誉一时。66岁的惠家班第三代传人惠守杰说起当年老一辈们的盛况不免激动,“那时候,剧团被当做宣传工具,团里40多人的演出队伍,在当时的民间戏班里不多见,那时候唱戏不用当兵,我们村男的唱戏,女的就给部队纳鞋”。

   前几年,惠家班在演出途中连续出了几次交通事故,造成几位重要艺人死伤,其余人也都各奔前途了。

    新式戏班另类生存

    如今,惠守杰受雇给一家叫“子长县青年道情艺术团”的剧团当艺术总监。对于惠守杰来说,“艺术总监”是一个新名词,就像这个如今活跃在陕北各地颇受群众欢迎的民间道情剧团一样,样样出新。

    这是一个年轻夫妇创办的年轻剧团,40岁的剧团主事人樊延峰头顶不少的荣誉光环:陕西省陕北道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延安市十大农民艺术家,子长县道情协会副会长,曾在湖南卫视与著名笑星大兵同台演出。

    这位生于清涧、长在延川、如今生活在子长这三个陕北著名的“道情窝子”的年轻人,自由酷爱表演,十来岁跟随各个道情戏班学习,专练道情戏里最博眼球的“三花”,即丑角戏,并将其创新演绎为能同东北二人转媲美的一个个小品戏。记者曾有幸现场观看过其演出,台上的樊延峰男扮女装饰演一个老太太,其动作惟妙惟肖、言语诙谐幽默,丝毫不输于赵本山当年的著名小品《小草》。

    22岁起,樊延峰一边领戏,一边跟随陕北说书大师张俊功学习说唱艺术,虽不是张俊功嫡传弟子,但在张俊功的眼里,这个聪明有趣的年轻人让他爱不释手。

   2008年起,樊延峰加入妻子张爱红创办的“子长县青年道情艺术团”,随之,他将这个集合了一批青年才俊的道情剧团引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他购入一批只有国营大型剧团才会有的舞台道具和演出服装,在舞台布置上加入字幕、灯光、音响等声光电技术,他甚至贷款购买了一辆卡车作为剧团的固定交通工具。在演出形式上,传统大戏、小品、说书、甚至歌舞多元并举,按需所取。外出演出庙会、婚庆、企业开张形式不拘,由于演员实行签约工资制,多年来团队比较稳定。

    在这个剧团里,樊延峰既是管理者,又是营销员,既是制片人,又是导演,忙的一塌糊涂,便不再经常演出。但更多的演出预约,不光是冲着这个剧团的新奇,更多的是冲着他的名声。

    “有一次,三天的戏快唱完了,群众还没有见到樊延峰,就不愿意了,说樊延峰不上台,最后就不给结账,没办法,给他打电话,骑着摩托车在戏场里溜了一圈,老婆老汉们欢呼说这就是个樊延峰,老百姓都把他当明星了。”同一剧团的张毛毛不无崇拜的说。

    然而,不是每一个民间道情剧团都如樊延峰一样幸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分布在子长、清涧、延川的约二十多个民间职业道情剧团多数生存维艰。他们拖家带口、一年四季吃派饭、住破庙、上山下乡,足迹遍布陕北的山山峁峁。

    抢救道情进入政府视野

   72岁的民间老艺人李昆山,七年来曾因力促“抢救陕北道情”进入政府高层的视野而享誉一方。

   作为抢救陕北道情文化遗产的最早发起人之一,2005年7月,李昆山曾以一封题为《挽救一个稀有剧种------陕北道情的信》而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此后,“抢救陕北道情”正式进入官方渠道。

    而在此之前的近30年里,李昆山在保护和抢救陕北道情音乐方面,至少显示出了令人尊敬的力量。1989年始,曾长期在延长县蒲剧团工作的李昆山即已萌生了挖掘和整理传统陕北道情音乐的想法,自此,他常年行走在陕北各县,并在随后整理出上百种道情音乐曲调。

    在长期的研究和抢救工作中,李昆山注意到,承载着陕北传统文化基因的道情戏,随着一批老艺人的相继离世,传统剧目几近失传,陕北道情的生存状况堪忧。

   由于采用口耳相传方式,“原生态的道情几乎没有太多的影像资料和文字记载,那些脍炙人口的传统道情唱腔从老艺人过世后就被带到棺材里了”,满怀忧虑的李昆山冀望一场自上而下的抢救行动。

    2005年12月19日,延安市委宣传部就如何抢救陕北道情的有关问题,召集了规模空前的座谈会,李昆山特邀出席。会后,延安市成立了“抢救陕北道情领导小组”,并公布了“陕北道情保护计划”。延川、子长两县受命要把陕北道情剧的抢救、挖掘、整理、排练、演出作为该县文化工作的重点来抓。

   2007年7月,延安市委宣传部再次下发文件要求“全面开展抢救陕北道情工作”。受此鼓舞,延川、子长两县分别成立了道情协会,一大批专业人员和民间有识之士被团结在协会下面,对于陕北道情的抢救工作系统性开展。

    2008年11月,陕北道情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办单位为延安市和清涧县。

    2009年10月,作为延安市陕北道情保护计划的成果之一,由延川县委、县政府精心打造的大型陕北道情现代戏《九月枣儿红》在延安演出,随即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累计演出11场,场场座无虚席。这是继八十年代道情小戏进京汇演之后,陕北道情戏演出空前的盛况。

    道情协会的力量

    在子长县道情协会会长齐飞翔看来,陕北道情要有一个质的飞跃,要想真正成为戏曲大家庭中的正式一员,就必须依靠政府,“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整理出真正属于陕北道情的、较为系统的道情音乐和表演体系,整体提升陕北道情的艺术品味;创办道情艺校,培养科班生,组建“陕北道情实验团”,每年巡回各县乡镇演出,甚至要面向西北地区乃至走出国门,进行广泛的交流,进一步扩大陕北道情的影响力。”

   对于目前道情艺术的发展,齐飞翔认为,道情团里的小年轻身上,传统的道情几乎没了影子,他们借鉴秦腔等剧种的程式来学习道情,就连道白也是秦腔味。

    在齐飞翔的主导下,县道情协会首先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走访民间艺人,搜集了大量珍贵的音像资料,并为民间艺人建立了较为详细的档案,同时又为优秀演员创造条件参加各种正规比赛。

    自协会成立后,每年都会组织道情大赛,一批富有潜力的“道情苗子”被发掘出来。

    即便如此,资金的困扰一直是齐飞翔绕不过的坎。“那年,为了筹备道情大赛,我们打算办一个短期的培训班,给民间各个戏班的演职人员进行一次正规的戏曲知识、音乐伴奏和舞台走步的规范性训练,但是没有资金来源,最后还是县职教中心的校长不但免费提供场地,还在学校本来就紧张的经费里拨了些款给资助。”

    为了解决协会的经费问题,齐飞翔想到了到各单位“化缘”,在县文联和煤炭工业局支持下,道情协会组织演员到几个煤矿进行了宣传演出,不仅为协会解决了一点经费,也极大地锻炼了学员队伍。

    每年夏天,协会组织演员巡回城区社区和农村进行自乐班式的演唱会,齐飞翔把其命名为“消夏道情演唱会”,没想到,这本是道情协会经费不足的无奈之举,却意外得到了群众的热烈响应,每场观众上万人。先后参与演出的演员达300多人,连多年不唱的强德奎等一批老艺人也欣欣然加入了登台表演的队伍里。

   “我们畅想有一天道情能真正成为正规剧种,成为陕北文化新时期标志性符号,让我们陕北人唱着自己独有的“北秦腔”走出去,告诉外面的世界,陕北文化是如此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东北二人转行,陕北道情也行!”齐飞翔激动地表示。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