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2015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
科技日报北京6月26日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今天透露,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整体发展规划和计划,下一步我国将开展空间实验室工程的研制建设,在2015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王兆耀介绍,与其同步进行的载人空间站工程也在按计划顺利推进,计划在2018年前后发射试验性核心舱,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建造。在此期间,根据需要发射一系列的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向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提供物资补给和成员往返。
在今天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王兆耀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邓一兵介绍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王兆耀说,今天上午8时07分,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预定区域,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至此,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准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健康在轨驻留,安全顺利返回”的任务目标。以此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
袁洁对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型进行了介绍。其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在研的最大运载能力的运载火箭,将主要用于满足载人空间站等的发射需求,具备近地轨道20吨以上的运载能力;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在载人空间站工程中承担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具备近地轨道约13吨的运载能力。未来它们将全面承担我国空间站建设、空间发射的主要任务。袁洁透露,这两型运载火箭从总体设计到分系统设计,从结构材料到单机产品,都将采用大量新技术,特别是采用新型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也就是液氢煤油和液氢、液氧等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更加安全、可靠和绿色环保。目前两型运载火箭研制工作进展顺利,研制成功后将主要在海南发射场执行相应航天器的发射任务,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首飞。
邓一兵指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一直高度重视与国际同行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曾经邀请包括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多个国家、地区的航天员到中国交流和访问,近两年还和欧洲航天员中心互派了包括航天员在内的代表团,到对方单位参加和体验航天员的短期训练课程。此外,中国航天员也应邀参加了国际宇航员协会的年会、太空探索者协会的年会,以及联合国外空委会议等多个国际性会议,在这些会议中与广大外国同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航天员选拔训练体系和配套完善的训练设施设备,并愿意在航天员培养和联合飞行等领域探讨新的合作模式,进一步加强跟国际同行的合作和交流。(记者付毅飞)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