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禽流感来了,“我”该怎么办?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禽流感 2013-04-08 00:03:00
骤然来袭的H7N9禽流感已导致18人感染、6人死亡。禽流感来了,公众应当如何正确看待认识并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记者就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禽流感来了,“我”该怎么办?--关于H7N9禽流感的百姓追问

    新华网北京4月7日电(记者胡浩、吕诺)截至6日晚,骤然来袭的H7N9禽流感已导致18人感染、6人死亡。禽流感来了,公众应当如何正确看待认识并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记者就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H7N9会不会重演“非典”疫情?

    “非典”流行10年后的春天,H7N9型禽流感来了。H7N9会不会如同当年的“非典”疫情一样疾速蔓延?

    对此,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告诉媒体记者,SARS具有传染性,会聚集性发作;而H7N9尚无证据表明其传染,且呈散发状态,没有很快就会大流行的趋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主任冯子健也认为,H7N9与SARS是完全不同的病毒,像“非典”一样传播的可能性极小。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信息称,H7N9病毒是否会造成大流行还是个未知数。其他源自动物的流感病毒偶尔曾感染过人类,但未造成大流行。

    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了解到,目前,H7N9疫情尚未发现人传人。确诊病例间未发现流行病学联系,所有病例密切接触者均已采取医学观察措施,未发现异常情况。

    禽、肉、蛋怎么吃才安全?

    禽流感让家禽生意冷清起来,肉、蛋等食品也受到波及。禽、肉、蛋怎么吃才能保证饮食安全?

    “保证饮食安全,应不食用感染病毒的动物,不食用生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烹饪食物时做到生熟分离,确保入口的肉、蛋类得到充分加热。接触生肉后需仔细洗手,并对接触过生肉的器皿进行清洗消毒。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提示,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

    为预防起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议,尽管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应做到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保持手部卫生,常洗手。在做食品之前、制作之中以及制做之后,餐前便后,处理生禽畜肉和生鸡蛋后均要洗手。

    有感冒症状怎么办?

    “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卫生计生委日前印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如果出现感冒类症状,尤其是接触过禽鸟类的病人,要及时就医,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高占成同时提醒,医院院内交叉感染防控非常重要。小病应尽量去当地医疗机构就诊,不要集中到大医院;医疗机构要做到病人分流,发热门诊收治病人后要及时排查;医生要加强自身防护,尤其呼吸科、传染科和其他接触发热病人的医生要佩戴口罩,做好防护。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