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关于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的思考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农业育种研究新平台 2013-04-07 12:06:10
农业育种发展史自始至终贯穿于农业耕作史,“种取佳穗,穗取佳粒”就是一种朴素的育种行为。人们数千年的耕作劳动,为我们传承积淀下丰富的种质资源。

     农业育种发展史自始至终贯穿于农业耕作史,“种取佳穗,穗取佳粒”就是一种朴素的育种行为。人们数千年的耕作劳动,为我们传承积淀下丰富的种质资源。至今,仍然是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重要所依。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育种逐渐发展成了专门学科,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商业育种开发,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开发体系。

    现代农业育种研究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科学技术与市场、社会组织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育种诸要素系统组合管理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育种取得了长足进步,对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等问题越来越严峻,现实情况告诉我们,育种研究开发,不能完全依赖发达国家的研究结果,也不能完全照搬其研究过程,惟有通过扎实的自主创新,才能得到真正适合我国国情、属于自主拥有的研究结果。由于我国种业市场起步较晚,种业市场的主体——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还不够突出,支撑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劲。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国育种研究进程、加大成果产出力度,并使选育出的新品种能快速投入使用、进入市场、产生效益,应是现代农业育种管理首先要破解的问题。

    现代农业育种研究源于实践、基于知识、成于应用,对上述问题的破解也首先要在实践中,从诸环节要素的组合、从管理的方法机制上探索。2005年开始建设的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在上述实践中迈出了探索的关键一步。8年来,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开发研究等各层次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完成小麦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在国内外率先完成西瓜基因组测序,选育出玉米新品种“京科968”、杂交小麦新品种“京麦7”、白菜新品种“京春黄”、西瓜新品种“华欣”等一大批新品种。其中大白菜品种、西瓜保护地品种、糯玉米品种推广面积位居全国首位,杂交小麦新品种实现了我国杂交小麦的“零”突破,杂交小麦技术体系的研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可以说,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项目源源不断推出的新品种,加快了北京及全国相关地区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极大地支撑了籽种产业发展。难能可贵的是,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在获取这些农业技术成果的同时,还在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工作,打造了玉米双单倍体工程化育种联合体、玉米新品种开发联合体,以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为核心,与中国种子集团成立了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取得众多成果的关键是什么?这些经验对我国现代农业育种研究,乃至农业育种研究开发体系构建是否有借鉴意义?这其实也是科技管理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首先,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的核心是人才。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初期,就非常强调人才培养,设立了人才培养专项经费。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的科研人员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名、岗位科学家4名;2人入选“2012年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4人主持“强优势小麦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玉米DH工程化育种技术与新品种选育研究”“设施农业专用品种创新与良种产业化”等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这些都说明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人才培养的方向、方式是正确的。育种领军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一般科研人员的培养,领军人才除了本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外,还要具有很强的科研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要能培养和带领一支科研团队。因此,在培养目标上,要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研究团队;在培养方式上,要坚持科研与培养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其二,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的关键是联合。引导育种研究单位“走出来”、通过联合促协同创新,高起点地选择研究题目,解决育种科学的大问题、难问题。这是我们建设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的初衷。8年来,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在育种技术、材料,科研条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协作与联合,形成了“玉米双单倍体工程化育种联合体”“玉米新品种开发联合体”等形式的产学研联合载体,联合的对象从科研单位拓展到种业企业,联合的内容从科研项目扩展到实体建设,推进了联合机制探索。从产出成果来看,这种联合是卓有成效的。尤其在当前,大力推进种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间的产学研结合,是基于我国国情的现实考虑的,也是顺应世界种业技术创新趋势,快速提高我国种业科技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是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因此,在管理上,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根本,就是要建立主体作用明确、担当责任清晰、保障产学研各主体间均衡利益的长效机制。

    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面对的是知识高度密集的技术群体,面对的是资源高度聚集的社会主体,把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组织起来,使他们能动地发挥创造力,把作为资源载体的科研单位、企业组织起来,使他们联动地产生效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

    现代农业育种是支撑我国种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联手支持,共同推动我国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 杨伟光)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