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基因研究揭示游隼猎隼捕食性进化机制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基因研究揭示 2013-04-07 11:56:33
由英国卡迪夫大学、华大基因等联合完成的游隼、猎隼基因组研究成果,近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为科研工作者从全基因组水平探究游隼和猎隼的捕食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深入探究游隼、猎隼的起源、进化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最新发现与创新

    中国科技网讯 由英国卡迪夫大学、华大基因等联合完成的游隼、猎隼基因组研究成果,近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为科研工作者从全基因组水平探究游隼和猎隼的捕食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深入探究游隼、猎隼的起源、进化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这是世界上首次猛禽基因组成果被发表。

    游隼和猎隼都属于猛禽,独特的形态、生理及行为适应能力,使其成为相当成功的猎手。其中,游隼是中型猛禽,被誉为“世界上最快的动物”,但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繁殖能力下降,数量锐减,已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单。猎隼是大型猛禽,易于驯养,经驯养后是很好的狩猎工具。

    为了解游隼和猎隼捕食性的进化基础,研究人员分别对这两种猛禽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他们推测游隼和猎隼约在210万年前共享一个祖先。经与鸡、斑胸草雀基因组比较后,发现游隼和猎隼基因组中大片段重复相对较少,还不到基因组的1%;转座子组成与斑胸草雀最为相似;完整的嗅觉受体基因也是三者之中最少的。这可能与游隼和猎隼主要依赖视觉对猎物进行定位有关。

    研究人员通过对现有鸟类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游隼和猎隼的神经系统、嗅觉及钠离子运输曾发生了快速进化。在与鸡形目鸟类比较时,他们还发现游隼和猎隼的线粒体呼吸链也发生了显著的快速进化。此外,研究人员还分析了猛禽的嘴喙发育相关基因以及猎隼沙漠适应性相关基因的特异性。科学家表示,此项成果对研究猛禽的进化适应性以及对濒危猛禽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记者刘传书)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