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二维码“见码就扫”谨防三宗罪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二维码见码就扫 2013-03-12 12:20:02
很多消费者细心观察或许会发现,我们周围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二维码供我们通过手机进行扫描。从过去扫描商品条形码进行比价,到后来扫描饭馆商城等二维码参与打折,进而连电视广告或者热门节目也出现二维码。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其官网发布这样一则警示:“扫一扫”二维码背后暗藏安全风险。

  很多消费者细心观察或许会发现,我们周围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二维码供我们通过手机进行扫描。从过去扫描商品条形码进行比价,到后来扫描饭馆商城等二维码参与打折,进而连电视广告或者热门节目也出现二维码。二维码无处不在,它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危险如影随形。

  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对二维码的警示中,提示消费者谨防“见码就扫”的三宗罪。

  第一宗罪:二维码中含有手机病毒,恶意病毒通过二维码传染到手机上。

  第二宗罪:二维码挂上木马网址,盗取消费者手机通信录、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

  第三宗罪:即使是来源正常的二维码,也要警惕不要过多泄露个人隐私,比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以及家庭住址等信息。

  为使消费者在扫描二维码的时候最大化规避风险,中国消费者协会进行了提示:

  一、安装二维码检测工具

  目前部分手机安全软件或与二维码扫描软件合作,或独立推出了带安全检测功能的二维码扫描工具。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后,会自动检测二维码中是否包含恶意网站、手机木马或恶意软件的下载链接等安全威胁。如果有将会提醒消费者谨慎下载和安装,从而为消费者规避上当或者感染恶意软件的风险,保障用码安全。

  二、养成良好的二维码使用习惯,不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

  消费者自身良好的使用习惯,是其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环节,也是降低染毒概率的另一重要手段。建议消费者选择来自安全可靠渠道的 二维码进行读取,一般通过知名公司生码平台所生成的二维码优惠券、公开发布的广告中的二维码,不易被篡改替换。而对于来历不明的二 维码,特别是路边广告、电梯内广告、广告宣传单、不明网站的二维码,消费者不要盲目扫描,如果扫码确有必要,则要提前检测。

  三、手机二维码在线购物、支付更要谨慎

  目前,部分网站上线了二维码支付通道,扫拍媒体广告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实现购物和支付。但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支付功能时,一是要 保持警惕,看清网站域名,不要轻易点击反复自动弹出的小窗口页面;二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三是如果用手机 和银行卡绑定,不要在银行卡内储存过大数额的资金,避免发生连锁反应。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