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转基因农产品进口为何不可避免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转基因农产品进口避免 2013-03-08 11:57:54
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场记者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说,中国近年一直在进口转基因农产品,比如,去年进口了5838万吨大豆,绝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进口一定的转基因农产品不可避免。

    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场记者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说,中国近年一直在进口转基因农产品,比如,去年进口了5838万吨大豆,绝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进口一定的转基因农产品不可避免。

    中国为什么需进口如此多的转基因农产品?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所长万建民。

    “去年我国大豆进口超过整个国内需求的85%,占世界贸易量的60%,美国、巴西、阿根廷是产大豆的大国,因此需从这些国家进口。”万建民说,“而美国94%的大豆、90%的玉米都是转基因的,因为美国凡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同等安全,所以发展迅速,目前,美国转基因农作物种植已达到8000万公顷,按照现在的态势,再过2至3年,美国玉米、大豆都将是转基因的。”

    中国为何生产不了足够的大豆?“5838万吨大豆大约需要4到5亿亩土地来种植,中国不会增加如此多耕地。”万建民说。

    然而,从国外进口如此多的转基因农产品,专家担忧会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美国先向中国输入转基因农产品,再通过大型种业公司设立分部,向中国卖转基因种子。这种态势如不加以重视,中国会处于不利的境地。”作为生物技术国家重大专项的主要负责人,万建民对此忧心忡忡。

    “如果错失机会,就会落后,被支配,像水稻这样我们具有优势的领域会越来越少。”万建民说。“产业化前景不明朗,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就得不到应用,比如,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和抗除草剂大豆在中国已研发成功却没有商业化。长此以往,科研人员积极性会减弱,队伍会不稳,逐渐丧失发展机遇。”他说。

    与此前一段时间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相比,现在其产业化处在徘徊期。万建民介绍,我国转基因主粮商业化、动植物转基因产业化审批全部处于停止状态。“我们可以从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国内研究的品种却不允许种植。” 万建民对此不无困惑。

    更紧迫的问题是,“靠什么来确保我们的粮食安全?是依靠传统农业技术还是新兴的生物技术,在此问题上,态度应明确,不回避。”万建民说。

    仅仅依靠传统农业科技,万建民认为是下下策,因为这难以确保粮食安全。他分析,目前中国耕地面积为18.3亿亩,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仅有8亿多亩,中低产田占到2/3。“仅靠传统农业科技来解决中低产田的抗旱、抗盐碱、水资源缺乏、病虫害等问题,十分困难。”万建民说。

    如果依靠有机农业,他认为中国目前尚不具备这种能力——“有机农业拒绝化肥和农药,致使农作物大幅减产,有的甚至绝收”。他说,实际上,中国的粮食生产还要靠提高单产水平,关键在于改善品种和品质。

    “传统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才是我们应选择的上上策。”万建民表示,“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农业是大势所趋,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如此,我们也应作此正确选择。”(记者 马爱平)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