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医院力争医患零纠纷 郭学刚谈为医之“道”
四医大西京消化病医院六科主任郭学刚教授
科教网讯(记者 张博)面对骤增的医患纠纷和日益凸显的医患矛盾,如何杜绝并妥善处理此类事件就成了每个医务人员的必做一道难题。2月28日晚7时30分,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四医大西京医院提出的2013年医患零纠纷目标,在中华名院建设系列讲座,西京消化病医院六科主任郭学刚教授受邀作了“如何避免医疗纠纷—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术前准备谈”为主题的授课,与来自西西京医院各科室和部分其他医院的教授、学者分享了自己的为医之“道”。
在当晚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郭学刚教授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临床经验,通过幻灯、视频、图片,引用国内外医学临床实例,深入浅出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严肃生动又不失幽默的授课风格赢来了在场嘉宾的阵阵掌声。
郭学刚认为:医患纠纷的根源暂且不谈,但医生的职业道德操守和各种医疗制度的落实是医生恪尽职守的本分,作为医务从业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并在各种医疗操作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充分知情同意、严格遵守制度,才能起到减少和避免医患纠纷的推动作用。在21世纪倡导微创治疗今天,他建议同行治疗前:“一、完善术前讨论。也就是说,参与手术的医生术前要集体查房、阅片并回答几个问题,明确诊断及存在的问题:1、做不做,为什么做?2、做什么,怎么做?3、做完了怎么办?4、操作的难点是什么?5、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二、重视术前谈话。从人权和法律层面保证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权,如1、所建议医疗操作的特点和性质。2、该医疗操作的依据和指征。3、该医疗操作可能带来的益处。4、该医疗操作引起的主要风险和并发症。5、其他选择,比该操作危险性更高或更低的方法,可否不进行处理等。但根本是要是要看患者是否能在所选择的治疗中获益,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和水准,救死扶伤,精准而卓越,不负重托,才是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患共同面对和克服医疗难题,造福于广大患者的根本之“道”。
郭学刚教授为妊娠期孕妇进行无X光辅助ERCP胆道超选引流(资料照片)
四医大西京医院医教部主任李晓康主持中称,西京医院一直以来都坚持患者至上的原则,也有阵容强大的专家团队和配套的服务制度,所以医患纠纷非常低。2013年西京医院领导更是提出了医患零纠纷的愿景,一方面是对我们医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们西京医院对患者的重视。之所以由郭学刚教授主讲,源于他高超的医疗技术以及多年来服务于患者的良好的医疗作风。郭学刚教授在多年的行医经历中,对患者的病情诊治认真负责、未出现过医疗事故,并且因其良好的人品和医品深受广大患者的爱戴,是西京医院的医务模范。
据了解,郭学刚1980年就读第四军医大学本科,1988年攻读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攻读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1985年毕业以来,长年工作在消化内科临床第一线,擅长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以及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诊治和临床研究,目前主攻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技术。现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六科主任、兼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并兼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分会ERCP学组副组长、陕西省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理事、中华消化分会胰腺学组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分会超声内镜学组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消化专业组秘书、西京医院国家药品研究机构消化专业组秘书,是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常务编委、中华胰腺病杂志、中国消化内镜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消化疾病论坛杂志编委,为国内多所大学兼职或客座教授。应邀在第一届全球华人消化内镜大会等学术会议等,与国内、外著名专家同台手术操作表演、讲座或主持会议达100余场次。
郭学刚教授接受科教网采访后留影
郭学刚曾远赴香港、日本进修学习消化内镜技术。在西北地区率先成功地开展了10余项消化内镜检查及微创治疗新技术。以第一作者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第二作者2项;陕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1项;分课题负责人负责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课题重点项目1项;负责2008年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发表论文80余篇,参编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内科学》)等专著5部,他翻译的ERCP专著已成为国内同行的必备参考书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消化学术研讨会二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颁发的育才银奖1项。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