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省份出台异地高考方案
12月31日,官方划定的异地高考方案公布期限进入“最后一天”。包括京沪粤在内的19省区市已划定各自“门槛”。与其它省份相比,京沪粤三地异地高考“门槛”明显更高。其中,北京和广东方案强调过渡和渐进。而上海则如此前预料,将异地高考与居住证制度挂钩。
云南:云南“异地高考”方案今日出炉,成为全国第15个公布异地高考方案的省份。方案中降低了“外来娃”在滇参加高考的“门槛”,在云南就读但户籍未迁入云南的随迁子女可在云南省报考第三批本科院校或专科院校。
陕西:记者从陕西省教育厅获悉,来陕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方案正式发布。该方案包括随迁子女在陕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及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招生录取工作;随迁子女在陕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后,参加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录取工作两部分。
据此次发布的方案显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阶段,从2014年起,随迁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持陕西省居住证1年以上,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年以上(含1年),随迁子女本人持有陕西省初中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可在符合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报名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在其毕业初中所在县(区)报名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从2016年起,随迁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持陕西省居住证3年以上,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年以上(含3年),随迁子女本人高中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参加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持有陕西省高中阶段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可在符合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在其高中毕业学校所在县(区)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及录取。2016年之前,继续执行考生本人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连续学籍及户籍均在陕满3年的规定。
河南:12月31日,从河南省教育厅传来消息,河南省异地高考方案出台,自2013年起,凡在河南省就业的非就业地户籍人员子女,父母一方有合法职业和稳定住所(含租赁)并符合相应条件的,可在学籍所在地参加升学考试,并与当地户籍考生享受同等待遇。鉴于2013年普通高考报名已经结束,河南省招办将于近期重新开启高考报名平台,为符合条件的考生补充报名。
天津:记者从天津市教委了解到,天津市2013年招生考试工作的基本原则确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津接受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政策已被纳入2013年天津中考中招工作。
根据政策,2013年,天津将进一步放开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在津报名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春季高考和高职院校自主招生。随迁子女报考普通高中相关政策,将在2013年中考中招办法中作出明确规定,该办法将于2013年初予以公布。同时,天津将抓紧完善与2013年中考中招办法相衔接的普通高校面向随迁子女的招生考试政策。
广西:记者从广西招生考试院了解到,2012年12月30日,广西出台《关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外省户籍、学籍迁入人员在我区参加升学考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外来务工人员接受义务教育后的随迁子女和外省户籍、学籍迁入人员(以下简称外来人员)参加升学考试(包括中考和普通高考,下同)工作提出明确规定,该规定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江苏:记者从正在召开的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2013年起,凡在江苏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其监护人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随迁子女,均可在江苏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和本科、专科层次录取。
中新网12月31日电 在公众的翘首期盼下,官方划定的异地高考方案公布期限进入“最后一天”。截至目前,包括京沪粤在内的14省区市已先后划定各自的“门槛”。其它省份的相关政策仍在制定中。
在已经公布方案的省份中,黑龙江、安徽、重庆、河北、湖南、吉林、辽宁、浙江8省市将在2013年正式实施异地高考方案,而上海、山东、福建、江西四省市将在2014年开始实施。北京、广东方案则采用过渡和渐近的方式。
京沪粤方案同日出炉 比其它省份“门槛”高
北京、上海和广东经济发达、人口流入量大、教育资源丰富,异地高考政策何时破冰倍受关注。多方期待下,三省市终于在岁末先后公布了各自的异地高考政策。
与其它省份相比,京沪粤三地的异地高考“门槛”明显更高。其中,北京和广东的方案都强调过渡和渐进。而上海,则一如此前多方预料,将异地高考与居住证制度挂钩。
北京的“过渡方案”规定,符合条件的外地户籍学生明年开始可以参加中职考试录取,2014年开始可以参加高职考试录取。大学本科部分的录取则尚未公布放开的时间表。此外,符合条件的外地考生还可在京借考,回原籍录取。
在广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从2014年开始可以报考高等职业学院,2016年可以报名参加高考。而广东和上海的另一项政策,都是针对积分入户或者取得工作居住证的外来人员的子女。
2013年起,通过积分入户广东的异地务工人员、高技能人才,其随迁子女不受入户年限、就学年限等限制,可在广东报名参加高考,并可与该省入户地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在上海,根据该市此前公开征求意见的《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持居住证A证的人员子女按照规定可在上海参加中高考。而外来人员如想办理A证,需要在上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参加上海市社会保险、且积分达到规定分值。
在京沪粤之外,同为人口流入大省,且教育资源丰富的浙江划定的异地高考“门槛”相对较低,仅要求考生拥有该省内高中三年连续学习经历和完整学籍,未对其父母的工作、住所及社保等条件做出任何限定。
人口输出大省“低门槛”特征明显
与京沪粤三地相比,一些人口流出大省因政策推行压力较轻,推出的异地高考方案通常未对家长的住所、收入、社保提出要求,“低门槛”的特点显著。
譬如,劳动力流出大省的江西,仅要求随迁子女具有高中阶段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且未对家长工作、社保等提出任何要求,系已知条件门槛最低的方案。
河北省的异地高考方案“低门槛”特征亦十分明显,仅要求考生在流入地具有两年高中学籍,家长也不需要提供社保缴纳证明。
此外,山东、福建、安徽三省的异地高考方案也仅要求考生拥有当地高中三年连续学习经历和完整学籍,未对父母的条件做出要求。
而黑龙江、辽宁、重庆三地除要求考生具有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外,还提出“父母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的条件。吉林则在上述条件之外,还要求提供父母在当地三年以上的社保缴纳证明。
湖南则要求考生自高中一年级起(含高一的第二学期)在流入地普通高中学校就读,取得就读学校学籍,且需要提供父母在当地的居住证。
多省份方案仍在制定 如何落实受关注
目前,官方要求的公布时限将至,但除上述省份外,多地异地高考方案仍在制定中。其中天津、内蒙古、江苏、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市此前均曾宣称会在2012年年底前出台。而山西、陕西、河南、湖北、宁夏、青海、甘肃、西藏、贵州、四川等省份则尚未明确细则出台的时间。
新疆虽未公布实施细则,却也已明确了异地高考的“门槛”,规定随迁子女就地高考要有条件准入,包括家长、学生和所在城市三方面需要符合基本条件。
即使是在已经出台异地高考方案的地区,如何实现政策的全面落实也颇受关注。据报道,在首个发布异地高考实施细则的省份黑龙江,一些中学仍执行原有学籍政策,致使外地户籍的高中生无法注册学籍,也就无法在该省参加高考。黑龙江的异地高考方案也因此被指“光有政策无落实”。
此外,不少省份在其异地高考方案中对考生父母的条件多有要求,“拼爹”意味明显。譬如,一些省份要求考生家长提供数年的社保缴纳证明以及居住证,这显然与当前很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实际享有的工作待遇不符。
有媒体分析称,异地高考政策就是一种利益的重新分割,按照现行的高考制度,考生报名按户籍,录取指标按省市区划分,高考不是全国性的竞争,而是在各省市区内部竞争。由于历史原因,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被分配的录取指标多一些,高考相对其他地方来说就容易一些,这种现状显失公平。而传统“教育洼地”人口较少且录取率较高的西部省份,也面临严峻的“高考移民”挑战。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坦言,异地高考的难点就在“既有要解决的问题,又有不能碰的问题”,“既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
分析指出,在高教资源不均、户籍制度牵绊、生源利益难调的多重背景下,异地高考这项关乎数千万考生的政策,似乎注定难以一步到位。如何在限制高考移民和促进教育公平两者之间兼顾各方利益,需要政府强大的政治决心和高度的政治智慧。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