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流量已近全国一半
中国科技网讯 12月25日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国际联络员培训班在珠海举行。记者在培训班上获悉,中国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流量已近全国一半,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正在转型升级走向世界。
今年以来,民促会多次认真分析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认为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面临以下挑战: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已深深融入全球经济。民营科技企业在国内被动参与国际化已经远远不够;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民营中小企业正从世界产业网络的低端向上攀升,希望加强与世界产业网络企业的合作,整合全球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近年来非国有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占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流量的比重不断上升,2011年已经达到约44%。民营科技企业有“走出去”的重大需求和独特优势。
为了积极、有效地推进民营科技企业“走出去”,民促会在全国选择了22个省市,开展第一批民营科技企业对外合作交流联络员的试点工作。这批联络员包括了11家民营科技园、11家协会及民营科技主管部门,在珠海对这33家试点单位的主管领导和联络员进行培训。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马彦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创新驱动,开辟渠道,促进和协助民营科技企业走国际化的道路。是民促会开展国际合作的指导思想,他说,2012年,为加强中美双方科技企业合作,拓展中美科技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交流合作平台及沟通,应新泽西州中小企业发展中心邀请,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组团,于5月10日至20日赴美国进行了考察交流活动。作为中方特邀嘉宾出席了由北美华人科技企业与创业协会、美国新泽西州中小企业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美国中小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机遇”专题研讨会。11月5日,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民营企业家代表团28人出席了在德国基尔市举办的“中德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均取得有益的成果。通过组团出访、到国外作专题演讲、扶持海外科技园区,引导民营科技企业与外国大学、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企业和科技创业园区的广泛接触及交流,疏通合作渠道,开发海外市场,拓展中国民营科技国际空间。民促会的国际合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培训班上专家认为,民营企业已经占有我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但在科技创新方面,民营企业还没有撑起科技创新的半边天。民营科技企业必须坚持转型、升级、国际化的道路。告别长期沿袭的依靠技术跟踪、产业模仿、商业模式复制、大规模接受外国产业转移的发展方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创建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和自主品牌;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上升到产业高端,从我国企业的跟踪者到并行者,进而跃为引领者;把握创新全球化机遇,坚持“走出去”战略,扩大国际科技、经济、贸易、投资的合作与交流,在国际技术交锋和市场博弈中,成长为经济全球化、创新全球化的强劲主体。
培训班上,民促会对明年的国际合作工作进行了部署。1.继续以美国、德国为重点,深化双方中小企业的交流合作。计划2013年组织2个赴美考察团,内容:企业家领导力与创新力培训;纽约上州雪城商会、制造业者协会访谈;考察孵化器、科技园。组织一个赴德考察团,考察德国中小企业合作政策、法规;访问德国波罗的海学院、德国技术应用大学;德国中小企业对接会。适时开辟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2.深化与美、德相关服务机构的合作,争取促成若干民营科技企业走出去的合作项目;扩大更多服务机构的交往与合作。3.选择若干民营科技园区、孵化器,与国外相关园区建立姐妹园区、孵化器合作关系;创造条件建立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海外科技园。4.依托中国民营科技产品博览会,建立国际化的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交易平台。5.相机召开“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合作论坛”。6.完善民营科技企业国际交流合作联络员网络。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