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轮番轰炸促销,你疲劳了吗?
花头都挺多,无非是要在年底前再拉动一波销售热潮。
只是,消费者还会有那么多的购买热情吗?
那天和同事出去午餐,走到报社大院门口,见到站着个身材窈窕、貌美如花的妹子,还背着一堆硕大的白色天使翅膀,四周围了不少人,有人拿拍立得准备拍照的,有人拿着快递纸盒的,有人纯粹围观打酱油的,一时颇引人注意,后来瞄到了某电商的LOGO,回来度娘一下,原来是该电商“双十二”促销的手法之一,找兼职模特当美女配送员,不单亲手送货、拍照留念,还要亲手给收件人围上一条红色的围巾,真是够有噱头的,据说到周四前,妹子会出没在北上广以及成都三个城市。
只是若是宅男估计还会爽到,少不得心跳加速一番,那天被送货的是位女士,一番喧闹之中始终没有表情,隐约还有种被打扰到的不满感觉。就是了,尽管该电商的男性用户比例稍高一些,达到64%,但网购的又不只是男性消费者,难道不应该针对女性消费者推出型男送货员吗?而且应该在下单的时候给用户选择,你是要阳光男孩型、都市雅痞型,还是不羁浪子型,客户体验那才叫佳呢。
这是说笑了。不过,从这家电商如此博出位,也可想见“双十二”又是电商领域的一番你争我夺,争人气,夺销量。
不仅是近期,自进入十二月以来,不少电商就开始摩拳擦掌,为“双十二”四处卖吆喝了,有的继续打价格牌,或是0元购,或是号称持续八天、数万商品跌破全网底价,有的另辟蹊径,玩主题小组,买卖互动。花头都挺多,无非是要在年底前再拉动一波销售热潮。
只是,消费者还会有那么多的购买热情吗?
电商需要关注度,才能转化为流量和点击率,再转化为销量和经济效益,所以电商爱造节,“8·15”、“双十一”、“双十二”,等等,而针对造出来的这个节进行密集的、连番轰炸式的宣传促销攻势,从今年过去的几个“节”的情况看,也确实收到了效果,尤其是“双十一”,电商整体的销售数字近300亿,天猫一家就有191亿,着实让电商血脉贲张,杀红了眼,来不及喘口气就要接着掀起新一波。
来不及喘口气的还有消费者,此前“双十一”已经提前释放了部分购买力,身边随便问一问,在“双十一”抢购的,不少并非当下急需的商品,而属于囤货性质,短期内不会再有入货的需求,仅隔一个月就再面对“双十二”,颇有一种疲劳感。还有少数人还没有完全收齐“双十一”的货品,或是还在为“双十一”失败的购物体验与卖家扯皮呢,估计也不会有闲情和冲动再买一轮。
于是,很多消费者对“双十二”持观望态度:电商若有“干货”,“真金白银”地让利消费者,那咱们索性把年货也顺便置办上,电商若是噱头大于实际,那咱们还是留足余粮好过年吧。
总还是悠着点好的。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