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体制创新破解科技与经济结合瓶颈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体制创新破解科技 2012-12-05 15:23:31
近年来,国家从上往下在制度、政策、资金等方面全面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近年来,国家从上往下在制度、政策、资金等方面全面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作为一直在最基层从事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工作的科技人员,站在基层的角度,从下往上看,无论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机构还是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都存在着由于体制机制的制肘,带来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创新道路曲折、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和效果不尽如意的弊端。如何通过体制创新破解科技与经济结合瓶颈?

    要想把科技与经济很好的结合起来,离不开有科技创新的意识、有做龙头企业的决心、有做现代企业的信心的企业家。但置身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也有尴尬和困惑,无论是沿海还是内地,企业想发展,想创新,但创新的成本大,周期长,怎么办?”众人“之中的第二人就是专家、教授、科研团队,但高校科研服务经济实体存在懒惰。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但受到体制机制的制肘,科技经费、科研成果转化到实体经济的途径和实效却显得漫长而又曲折。以至于产生了纵向计划项目经费越多,高校教师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越差,服务企业的距离越来越远。如何能够把科技成果转化到企业,转移到实体经济中去,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也很困惑。”众人“之中的第三人就是政府和创新服务平台,就是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组织协调、牵线搭桥和催化加速科技成果的孵化和转化。

    如何通过体制创新,选准突破口,把“企业家、专家和平台”这三个人的力量整合到一个方向,形成创新合力,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又好又快发展,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大力扶持民办创新服务平台,多渠道开展科技与企业的对接。近几年来无论是浙江省的行业创新服务平台,还是陕西省的六大工业研究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虽然为当地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与投入的资金相比,还是存在着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缺憾,缺乏直通实体经济的新动力和新机制。因此,大力扶持民办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服务平台,出台和支持高校有科研管理经验的教师和干部“下海”,与企业家联合创办科技服务平台,是新形势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又一条有效途径。民营服务平台更熟悉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和信息,加上运行机制高效,以市场化的方式组织科技成果对接,能够更有效地发挥科技资源和资金资源的积极性,有利于朝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

    改革项目立项体系,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改革现行项目申报、审批制度。第一,把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经费放到科技服务机构和平台,由平台负责人组织项目专家组,完成项目任务。并且科研项目立项必须和企业的技术需求真实对接,研发的成果直接或间接转化、转移到实体经济;改变专家作为项目申报和负责人,足不出校门,以论文和专利形式完成任务的传统体制。比如,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承担了为一家企业设计一条钢瓶自动化生产线任务,就专门成立了项目专家组,组织协调严谨,互相配合严密,专家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第二,把企业作为项目承担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支撑单位来申报审批项目;除了理论和基础研究,变过去的纵向项目为横向项目。让专家教授到企业、到生产一线、到实体经济中去搞研究,搞开发。如此以来,必然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责任,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第三,横向项目必须由管理者牵头负责,须有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和协作,因为教授领导不了教授,专家指挥不动专家的现象普遍存在。

    总之,只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多条高效的科技与经济直通通道,有效发挥企业家、科学家、政府和科技服务平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取得“众人”合力之效果,必然能够尽早实现科技创新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推动区域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王映俊)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