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多地向职工摊派融资:正科60万 月息10%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职工摊派融资正科月息 2012-12-04 13:28:07
此前,该镇曾向内部职工传达一项融资任务:正科级60万元,副科级20万元,普通职工5万元,上不封顶。

     见习记者 王鹏善 上海报道

  “向职工融资确实有,但是没有那么夸张。”长三角一个乡镇的负责人近日这样回复本报记者。

  此前,该镇曾向内部职工传达一项融资任务:正科级60万元,副科级20万元,普通职工5万元,上不封顶。

  “我都轮不到享受这样高利息的机会。”这位负责人“风趣”地告诉本报记者,据其介绍该镇政府的融资都属于自愿,月息高达10%以上。

  据本报了解,该镇借款的收款单位为“镇财政管理所”,注明为“重点工程借资”,月息10.8%,但没有标明还款期限。

  不仅仅是该镇,据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在山东、安徽、云南等地都存在着这种现象,本质都是政府担保向内部职工或者群众融资,仅某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城管局一个单位就被下派2500万元任务,年息500万元。

  为何地方政府会向特定对象借钱?上述这位负责人如是告诉本报记者相关原因:由于市政建设,镇政府出现了“短期资金困难”的问题,为了不延误工期,特别向“部分”单位内部职工融资。

  “其实这是一个政府如何运作的问题。”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认为地方政府向群众“借钱”的事发生在一些地方并不奇怪,他指出尤其是在像苏北这样的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地方政府想干事,但是又苦于没钱”,所以借钱融资是不二选择。

  以上述镇为例,据本报了解,该镇被列为该地级市的“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在其官网上有介绍称“该镇通过自筹、招商等形式先后投入10多亿元,围绕"一年尘土飞扬,打基础;二年道路成行,拉框架;三年林立楼房,见雏形。"目标强势推进。”

  显然,大量的基建需要巨额的资金,而借钱或只是地方政府融资的一种手段,除了向内部职工“借钱”以外,增加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税收。

  由于受房地产、汽车行业不景气等影响,不少地方税收量较往年下降,而另一方面,税务部门要完成的任务量则较往年要增长,因此在河北的沧州、衡水等市的多个县,仍出现了“补交税”和“提前收税”等征收“过头税”现象。

  上海财大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建认为地方政府向内部职工摊派融资、征收“过头税”的现象都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债务风险也会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胡认为国家应该加大对征收“过头税”现象的整治,必须遏制这种非法的税收行为。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树立地方政府公信力,也是抑制腐败的有效方式。

  如何解决这一现象,田伯平认为政府应该出台更合理的行政考核机制,减轻地方政府的负担,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政府显得尤为重要。

  “中央和省级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不然矛盾会越来越突出。”要不断改革政府行政考核机制和财税制度,合理规范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让地方政府在保证经济建设的同时回归到服务型政府的本质上来。

  其指出当前地方政府“关键是要解决在经济下调过程中,投资冲动的问题,否则就会带来很多后遗症,而且这些后遗症会越来越大,最大的后遗症就是积累了很多不良资产。”

  作者:王鹏善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