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蓝精灵”的美丽蜕变 ——记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学员陈倩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精灵美丽蜕变 2012-11-23 15:34:22
2012年10月25日,解放军95880部队的一期女士官李佳睿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一本名为《一个女兵献给时代的花束——陈倩散文诗歌作品集》的书。

2012年10月25日,解放军95880部队的一期女士官李佳睿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一本名为《一个女兵献给时代的花束——陈倩散文诗歌作品集》的书。寄书者是现在就读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的大四学员陈倩,佳睿拿到这本书后兴奋不已,她说这是她今年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五年前,陈倩和李佳睿同时参军入伍,两年一同当兵的日子让这两个女孩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热爱文学的陈倩始终怀揣着对文字的热爱,虽然“从戎”但却从未“投笔”。佳睿曾开玩笑对陈倩说:“等大作家哪天出书了,可别忘了我呀!”五年后,一句“出书”的“玩笑话”竟然成为了现实。

    “走过大二我用了三年”

    地方大学,军营,考入军校。三年里,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竟然在陈倩身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2006年,陈倩顺利考入了温州大学财务会计专业,在大学期间,她以全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拿到温州大学一等奖学金,并荣获06-07年度温州大学“三好学生”和“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在出色完成学业的同时,她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获得2007年温州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时被评为温州市爱心联盟2007年度优秀工作者。然而,陈倩并没有满足于所取得的成果,2007年底,读大二的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保留学籍,当兵!

    从此,一身蓝色的军装伴随了她接下来的军旅生涯。下连后,她先后被分到通信、乐队等岗位进行历练,由于在写作方面有特长,她又破格成为了建团以来第一个进机关的女新闻报道员。后因新闻宣传的出色表现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09年初春,陈倩又做出一个改变她人生方向的决定——报考军校。
 

    陈倩在保证完成部队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抓紧一切时间复习文化课,终于在2009年的盛夏收获了挑灯夜读的果实——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当年空军唯一一个被南政院录取的士兵……

    “不少人说我傻,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浪费’在两次大学和三次经历的转变中,3年后还是‘大二’。但我不这样认为,可能我就像蜗牛一样,虽然爬得慢了一点,但是每一一次‘转向’都是一种蜕变和成熟。”这位新闻系大四的女学员对笔者说。

    “两千多个日夜让我学会了坚持”

    近日,随着《一个女兵献给时代的花束》付梓出版,陈倩也成为该院首位在本科就读期间出书的学员。该书收录了陈倩创作的散文、诗、歌词等共计50余篇,记录了她从大学生入伍到考入军校,从普通一兵逐渐成长为一名热爱文学的新闻学子五年来的人生感悟。新闻专业繁忙的学业并没有影响她对创作的喜爱,她将对军旅生活的热爱融入笔端,化作篇章。《红色的追忆》获2010年中国诗词“美中杯”大赛传承金奖;散文诗《我心中的祖国》获全军第四届军旅网络文学大赛三等奖,并因此受总政治部通报表彰;其中《女儿梦》、《茶心》、《尘》等多篇诗词入选《杨柳青青(诗歌卷)》、《中国诗词选编》、《80后文学选文集(诗歌卷)》。她还被推荐为中外散文诗研究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叶诗社社员,并得到了阎肃、羊鸣、张吉义等老一辈词曲作家的关注和悉心指导。

    “我喜欢文字,字字斟酌、句句思索。但我也知道无论是写新闻还是作诗歌都不是件容易事,跳跃着的文字后面是这两千多个日夜的求索。我不后悔,因为我学会了坚持。”陈倩如是说。

    文学功底也成为陈倩在新闻专业实践上的助推器,入学以来,她先后在各级媒体发表作品240多篇,多篇新闻在《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中央级报刊发表,她也因此连续3年获得“解放军报奖学金”,并被评为学院第十一届“十大学习成才标兵”。

    “我最想说的还是感谢”

    2007年,还是温州大学大二学生的她主动请缨加入温州大学星火支教队,来到浙江省较为贫困的留守儿童之乡——泰顺县柳峰乡。那里教室和宿舍破旧不堪,没有自来水和干净的澡堂,只能靠溪水和沟壑生活,孩童们闪着像希望工程宣传画上的那双天真而无助的眼睛,渴望学习,渴望走出大山。半个月时间,她跑遍了乡里的家家户户,把身上仅带的钱都硬塞给了这些为生活而努力挣扎的人们,通过认真调查和采访,使她对乡镇教育有了一番自己的感悟和心得。这次支教,让她体验了纯真的师生感情,感悟了浓郁的同事友谊,感受了山里孩子的真善美。回校后,她把所见所闻写成通讯《为“留守儿童”,我们在努力》在新华网上发表,稿件发表后,小山村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暑期去那里支教的学生也多了起来。

    也许正是因为这次发稿经历,陈倩跟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但采访中,陈倩嘴边总是挂着感谢,她说要是没有那次在心灵上的触动,也许就没有后来的稿件;要是没有当兵时空军领导的帮助和重视,也不会有“爬格子”的机会;要是没有南政院里扎实学风和一批严高鸿式的以教书育人为根本的教员,她在各方面的提升和进步也不会那么快。

    如今,大四的陈倩把更多的业余时间花在了泡图书馆上,她说现在她还是要给自己充电,为即将赴部队基层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讯员滕瀚)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