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坊间热议政治局常委班子:中国特色写照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坊间热议政治局 2012-11-16 16:26:44
近段时间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开幕以来,中国网上和坊间热议中共十八大常委蔚然成风。

    近段时间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开幕以来,中国网上和坊间热议中共十八大常委蔚然成风。在11月13日的十八大新闻通知传出“11月15日上午11时,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一楼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的消息”(11月13日 人民网),各路媒体争相报道,跟帖井喷而至,令人看到了公众对政治局常委的迫切期待。

  人们知道,今年是中美换届之年。就在美国总统选举在11月7日揭露之际,中共十八大举行了预备会议,与美国人盼望的总统人选水落石出的心情不同,中国公众却十分关注新一届政治局常委新班子诞生。显然,美国选总统的是总统一人,而中国人关注的是选举政治局常委一班人,这就像媒体所言的“集体总统”。这既是执政理念的不同,也是国情的不同。中共十八大产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中央委员会的决策和核心班子。对于政治局常委,中国坊间总是以尊敬的目光关注其一言一行,维护着光亮的形象。

  对于政治局常委建设,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到胡锦涛,几代领导人都有清晰论述。比如,在1989年邓小平曾说过,中国关键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并说只要她是团结的,努力工作的,能够成为榜样的,就是在艰苦创业反对腐败方面成为榜样的。什么乱子出来,都挡得住。(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310页)。

  实践证明,中共几十年能率领中国人民排除万难,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统一完整,并在2010年领导中国成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过去,毛泽东有句名言,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的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这里说的“核心”,人们首先会理解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说维护中国核心,从一个个角度而言,也就是首先要维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数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印证着这个道理,更折射这这个核心的光辉。因此,中国人的强烈关注政治局常委会人选就不是没有理由。

  中国公众热猜政治局常委会成员与美国人选总统相比较,不能说美国总统制的弊端。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是其国家人民和政党的事情。但中国公众数十年来,一以贯之关注政治局常委人选至少说明中国公众对这个体制的广泛认同,并与之呼吁命运。这种状况是西方从来没有的,也是西方一些政客所不能理解的。假若要给其作个论断的话,那就是十八大概括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体现在把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使事业的发展与人民利益的实现结合在一起。利益关系人心,人心决定成败。社会主义事业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尤其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使人民群众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法国《欧洲时报》评论云,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持。

  坊间热议政治局常委也印证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实在。上世纪在很长的的一段时间内,中共党内和公众对政治局特别是政治局常委是极少评论的。个中担心言多必失是一因。但近10多年来,每逢中共召开党代会换届,坊间都自然而然热议政治局常委,个中之因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高层实际上不断地进行领导体制的改革和民主政治的推进。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共从十六大起,选拔官员已注重实绩,公众认可。其中,“领导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有正确政绩观,工作业绩突出,党员和群众拥护,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过硬,廉洁自律,在党内外有良好形象”等规定为广大公众所熟悉。

  记得主流媒体曾在2007年10月24日发出的权威报道《新一届党中央领导机构产生纪实》云,2007年6月25日,中央召开领导干部会议,400多高官每人手持一份按姓氏笔画排列的200人的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人员预备人选名单进行一次民主推荐。后来,相关考察组又作出过多次考察比较,最后按中共党内程序进行票决选举产生。可以说这种情况在筹备十八大过程中只会加强。趋向透明的运作无疑为准确选拔高层领导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也为公众分析中共高层执政能力增添了一个视角。热议这些人物的升迁,实际上就是公众对官员公认政绩的口碑。同时,公众热议政治局常委,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的民主已在民间开花,是“政治清明”的亮丽一笔。

  今天上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毫无疑问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可以想见,他们举手投足的每一个细节,现场的每一句讲话,都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盘点历次中外记者见面会,新一届常委是如何亮相的?

  流程

  总书记介绍常委后简短讲话

  总书记一般会发表简短的讲话,讲话内容之一是评价刚刚闭幕的党代会。

  一中全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会议结束后常委会见记者,准确时间取决于一中全会何时结束,因此,通知记者的时间是“上午11时许”。过去几次见面会一般在11点30分左右开始,大约持续15-20分钟。

  2007年和2002年的常委见面会,一般先由党代会新闻发言人宣布“欢迎各位新当选的常委”,常委们在全场掌声中依次走进会场。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深浅不同的红领带成了大多数常委的选择。

  这两次见面会,常委在主席台上的站位次序略有不同。2002年,九位常委按顺序从左到右依次站立;2007年,胡锦涛站在中间,其余八位常委分别站在左右两侧。

  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向记者们依次介绍每位常委,介绍到哪位常委时,这位常委向前迈半步,一般挥手致意的刹那,全场快门响起。

  总书记一般会发表简短的讲话,讲话内容之一是评价刚刚闭幕的党代会。2002年,胡锦涛说:“大会开得很成功,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2007年,他评价:“这次大会高举旗帜、继往开来、求真务实,开得很成功,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

  在这两次见面会上,胡锦涛都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衷心感谢全党同志的信任,不辜负全党同志的重托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

  记者注意到,在十五届、十六届和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简短讲话中,都重点强调了未来要坚持的指导思想。

  溯源

  25年前开始新常委首次会见记者

  新常委们的形象,将通过现场记者的镜头展现给全世界。

  中共权力交接举世瞩目,从1982年的十二大开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设置新闻发言人并召开记者招待会。十二大闭幕当天下午,大会举办记者招待会介绍“两委”选举结果,但并未安排常委与记者见面。

  5年后的十三大上,新闻发言人朱穆之对中外记者说:“有许多先生提出要见一见中央新的领导人,我们已经向中央领导同志反映了这个要求,我想大家的要求很有可能、很有希望实现。”一中全会闭幕后,新当选的常委会见了400多名中外记者。

  此后,从十四大到十七大,一中全会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后,常委们都会和中外记者见面。

  新常委们的形象,将通过现场数百名记者的镜头展现给全世界。一名参加过2007年见面会的摄影师告诉记者,“虽然10点多才放记者进会场,但为了抢到好位置,当天清晨5点就要去天安门广场排队,甚至有的记者3点多就去了。”

  根据《人民日报》对近几次党代会的报道,一中全会结束后,新常委们上午在中外记者面前“亮相”,下午与所有党代会代表见面、合影。据《南方周末》报道,十七大代表翟玉华回忆说:“场面盛大。”记者了解到,十八大代表们已经得到通知,今天下午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合影。

  新闻内存

  东大厅见证诸多历史时刻

  常委们身后悬挂着巨幅国画《幽燕金秋图》

  今天上午,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将在人民大会堂一楼东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从十四大以来,历次常委见面会都在这里举行。

  如今,东大厅一般是我国领导人接待来访或举行高级别会谈的场所,见证过诸多历史时刻。2005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60年来首次握手,胡锦涛会见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合影,地点正是在东大厅。

  1992年10月20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的稿件和照片。当时的条件比较简朴,记者们几乎都站着,距常委们只有两三米的距离。

  十六大和十七大闭幕后的新常委见面会,现场布置风格趋于统一。常委进入会场后需迈上一级台阶,站在铺着红地毯的主席台上与记者见面,身后摆放着绿色植物,主席台下面的一盆盆鲜花,将主席台与记者席自然地隔开。

  常委们身后悬挂着巨幅国画《幽燕金秋图》。据媒体报道,这幅画创作于1994年,此后一直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件标志性作品。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