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让民生工程为社会发展"加分"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民生工程社会发展 2012-11-09 17:25:20
笔者日前在湖南嘉禾县调研时发现,当地正在打造农民“半小时工作圈”,将农民技能培训、增加农村子女学位、农村道路设施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等民生工程统合,实现了农民“家门口就业”的期盼。

    陈文广

    笔者日前在湖南嘉禾县调研时发现,当地正在打造农民“半小时工作圈”,将农民技能培训、增加农村子女学位、农村道路设施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等民生工程统合,实现了农民“家门口就业”的期盼。

    在一些地方干部的惯性意识里,劳动力就业、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农村道路硬化、教育学位增加等等,这些以改善群众生活为重点的民生工程,是“上压下吁”不得不做的事情,于经济产出而言,似乎投入多却贡献少。囿于这种观念,有的地方对民生工程积极性并不太高。

    民唯邦本,本固邦宁。毫无疑问,注力民生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事实上,笔者在多地调研中发现,因应民意的系列民生工程一旦切实实施,不仅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其收入水平,也使得社会更加和谐。

    农村道路硬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用财政资金撬动民间资本,用投资拉动经济发展;为农民举办就业培训班,是为承接产业转移储备劳动力,助力工业园成长;新增农民子女教育学位,是巩固和加速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需要。站在这个角度上认识民生工程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民生工程并非仅是“道德命题”,也是“经济命题”,更是“发展命题”。

    民生工程一方面能为宏观经济带来刺激效应,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能为日后经济社会发展孕育动力,储蓄能量。明确这一点,对于扭转一些地方干部的发展意识,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支持、投入民生工程,将民生工程的道德要求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拉动力,将不无裨益。(作者为新华社记者)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