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科技特派员有望走进非洲创业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科技特派员走进非洲创业 2012-10-31 14:17:09
10月21日,埃塞俄比亚农业部代表团一行8人完成了在中国为期两周的访问。

埃塞俄比亚农业部代表团一行8人在陕西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的现代农业园区考察自动化育苗播种机。本报记者

    埃塞俄比亚农业部代表团一行8人在陕西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的现代农业园区考察自动化育苗播种机。记者 马爱平摄

    今日视点

    10月21日,埃塞俄比亚农业部代表团一行8人完成了在中国为期两周的访问。

    “埃塞”,古希腊语意指“被太阳晒黑的地方”。农业是其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支柱,农牧民占总人口85%以上,65%国土为可耕地,却大多以小农耕作为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常年缺粮。

    埃塞俄比亚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国务部长旺迪拉德·曼德费罗说,此次中国之行目的便是了解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考察农技推广体系、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政策和经验。

    在到中国的第一周内,埃塞俄比亚农业部代表团考察了天津蓟县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工作、前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京办事处交流考察重点与合作潜在机会、前往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察学习。代表团对我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和农业园区建设印象深刻。

    “在蓟县看到身为大学老师的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民种植的蘑菇大棚,使农民致富,以及高附加值农产品在杨凌的高效生产,我们思考良多。”埃塞俄比亚人民代表院农业常设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阿贝杜斯说。

    据旺迪拉德·曼德费罗介绍,埃塞俄比亚的农业具有不均衡性,土地面积和生产效率各地有差异。1户农户少则拥有七八亩地,多则拥有30亩或更多耕地。同时,农业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有的区域拥有灌溉条件,大多数区域却常年遭受自然灾害,旱灾尤为严重。埃农业部希望国内外能投入力量发展各地的特色农业。

    闻此,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制度的设计者之一、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介绍说,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魅力在于将城市的资本、信息、科技吸引到农村,解决其经济和发展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可以将世界资本、技术送到埃塞俄比亚去发展其农业,这不仅包含中国政府的资源,还包括诸如盖茨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的资源,这种合作是开放包容的。他同时强调,科技特派员模式不是施恩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实际上是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农民、科技专家、投资者之间各取获利。农民得到了科技、资金以及企业家的帮助,使得农产品价格提升,提高收入;而科学家、企业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获得了社会声誉和经营收入。

    旺迪拉德·曼德费罗认为中国园区的建设令其惊喜,关于埃塞俄比亚如何处理好建立农业园区与施行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的关系,他希望中方给予建议。

    张来武说,可在埃塞俄比亚接近首都的区域建设农业园区进行试点,园区由埃方负责管理设计和需求,中方负责提供技术和市场营销。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鼓励科技特派员到农民中做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鼓励部分农民进行创业,将小农经济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将其培养成职业化、专业化的农民,进而改善其生活水平,一步步使农民富裕起来是最终的目标。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的贾敬敦提到了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1997年建设之初的情形,他说,这和今天埃塞遇到的挑战有些相似。当初杨凌的农业基础非常薄弱,有一些科研机构进行科技研究和实验,但基本以小农经济为主,是纯粹的农村,还没有高速公路,私营部门包括企业并不愿意去距西安82公里、交通不便利的此地。当时,园区建设面临着如何将农民组织起来、如何用市场机制将技术带到杨凌去、如何将杨凌做成能盈利的农业模式等诸多问题。

    在随后的15年中,在我国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在研究制订出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下,杨凌示范区拥有了独特的管理运行体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88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也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中国农科城”。

    中方认为,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对现代农业进程、加快农业市场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优越,水土光热良好,农产品丰富多样、品质优异。比如,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故乡,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产量占全世界产量70%。但咖啡市场化经验较弱,迫切需要精深加工和营销,将咖啡变成可支配的收入。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行动,能使农业升级,使其从单纯的种养变成可获利的商品。建议先从园区内试点做起,让一部分农民、大学老师、私营企业从中获益,再进一步推广。

    旺迪拉德·曼德费罗同时担忧,虽然埃塞俄比亚32所大学都拥有农学院,农机推广系统也覆盖了所有农村,但是还达不到理想效果,创业的精神欠缺。埃塞俄比亚的私营部门也较为薄弱,农业企业在国内较为弱小。

    张来武强调,埃方遇到的基层推广体系队伍不稳、机制不活、条件不佳的问题,中国同样经历过,这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近几年中国建立“公益性推广、社会化创业、多元化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埃方可借鉴,并可从中促成合作。

    据介绍,截至2011年底,中国近90%的县(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下派的科技特派员已达17万人,法人科技特派员达5500个。科技特派员机制逐渐成为农村科技推广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据悉,去年10月,中国科技部在访问埃塞俄比亚科技部期间,签订了两国政府科技合作协定。

    此次,中国科技部、埃塞俄比亚农业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商议在接下来3至6个月之内建立联合工作小组,在已有的农业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沟通,就制度措施可行性、具体试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持、管理以及金融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详细磋商,力促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在半年后能走进非洲。埃方希望试点工作成功后,在其国内进行推广。(记者 马爱平)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