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人类老家”泥河湾遗址群的困境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人类老家河湾 2012-09-10 10:01:48
当代中外考古学家对人类起源之谜的探索从未停息,从“欧洲中心”到“神秘东方”,再到“非洲中心”,最终定格东非的奥杜维峡谷,那里出土的猿人化石距今约233万年。

    记者在河北阳原县采访了解到,享誉中外的“东方人类故乡”泥河湾遗址群因发掘面积有限、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无统一管理机构等原因,研究、保护和开发效果有限。

    当代中外考古学家对人类起源之谜的探索从未停息,从“欧洲中心”到“神秘东方”,再到“非洲中心”,最终定格东非的奥杜维峡谷,那里出土的猿人化石距今约233万年。

    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从事泥河湾遗址群研究30余年,他认为,人类早在200万年前就栖息在亚洲,泥河湾是除非洲以外另一个“人类老家”。

    据了解,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人类不仅可能从东非的奥杜维峡谷走来,也可能从中国的泥河湾走来。

    近百年的考古研究已使泥河湾享誉世界。至今,已经有50多个国家1000多名考古学家前来考察,因为,泥河湾遗址群迄今共发现命名遗址150多处,其中百万年以上的遗址40处,其密度之高,年代之久远,在世界上不多见。

    然而,泥河湾遗址群已遭受严重破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记者前往侯家窑、小长梁、马圈沟等多处遗址,看到这些遗址土丘沟壑纵横,植物稀少。在侯家窑遗址,记者发现一处剖面上出现工具挖掘留下的道道痕迹。阳原县文保所所长成胜泉指着这处剖面说:“前几天,我来这里还没有这些痕迹,显然是刚被人破坏的。”

    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平日经常有人在遗址上挖掘,没有专人看护,很难保证遗址的安全。加上雨水冲刷等自然因素影响,遗址损毁非常严重。

    谢飞建议,建立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希望国家级规划单位指导编制《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加快推进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申报工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大遗址保护的最高层次,遗址公园的建设是文物保护、利用、展示、科研考古的综合平台,并会给当地民众带来福祉,国内大明宫遗址建设就是一个典范。”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