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故乡是每个人身上的胎记

——郑长春散文集《古镇遗梦》自序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故乡每个人身上 2012-09-08 08:47:08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地方被埋在最深处——那就是我们的故乡。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地方被埋在最深处——那就是我们的故乡。

    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在这个叫“社旗”的地方度过的。这里不仅有我熟悉的历史人文,更深深地埋藏着我童年的梦想和青春的记忆。

        历史上的社旗也叫“赊旗店”,简称“赊旗”和“赊店”。这是一个有点怪异的名字。

    赊:在汉语中的解释为“买卖货物时延期付款”,用这样一个字命名一个地方不免让人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这有两重意思:一是东汉刘秀起义兵在当时的“永隆酒家”赊招牌旗作帅旗,再一个就是此地曾长期为豫南地区水陆码头的“过路店”。

    这些典故,都是有史可查的。今日社旗之名,则是1965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名而定的,寓意“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

    似乎有些不合常理的是,这个在1965年才设县的小城,它原有的古城竟然拥有九座城门。不大的县城中,矗立着一座中国最大、号称天下第一会馆的山陕会馆,似乎在暗示着人们这个县城曾有过的辉煌。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修建九座城门的只有北京、南京、西安这样曾经的皇城。一个远离大都市、偏安一隅的古镇,为什么会和皇城有一样的规制?

    这座赊旗仅存的邑爽门和这段残缺的城墙向人们讲述着一段久远的历史。

    我们无法忘记捻军火烧春秋楼的血泪情仇,也无法忘记宛东战役的刀光剑影;我们陶醉山陕会馆的富丽堂皇,也留恋赵河公园的小桥流水……历史的脚步渐渐远去,传统的故乡在悄悄嬗变。

    我从小就想为祖祖辈辈们生活的这块土地写点文字。因为,这里曾经寄托着多少代人的希望,也浸染着他们多少的汗水和血泪。我曾经特别地留意过,在社旗县的很多地方都有“解放战争英雄纪念碑”。可以想见,这块土地上雕刻着多少沉重的记忆。

    就是这样一块饱经沧桑、多灾多难的土地,依旧赋予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

我们曾经的童年和青春,在无情的岁月长河中已成记忆点滴。

    但,故乡的影子却时时萦绕在心头。在我漫长的生命旅途中,不管何时何地,“赊店”就成了我无法抹掉的胎记,伴随一生。

    所以,我流浪的生命旅途中,不管何时何地,“赊店”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

    从15岁那年春季在故乡的《作文与指导》报上发表文章起,到今天,我林林总总发表了1000多篇各类文章。其中,我感觉最满意的却是那些写故乡的文字。

    这样的文字不管多么随意和短小,却真切地记录着我当时的某种心情。

    当我夜深人静在异乡他域感受到举目无亲的滋味时,我都会拿起多年前的日记,重新找到最初的梦想和情怀。

    所以,面对飞红流绿的大都市,我不曾迷失,更不曾沉沦,因为我的眼前常常会飘起故乡的影子和父母的叮咛……

    那些影子,那些话语,总是不经意中激起我记忆的浪花,教人回味无穷,用默默的文字去重温远去的足迹,丈量故乡的心情。

    不管是喜悦,是忧伤,还是无限的感慨,权当都是对故乡一种纪念。

    我心中的故乡还好么?我梦中的赊店前世今生是什么样子呢?

    现在,我终于要长长地出一口气了。因为,《古镇遗梦》已经成了安放我灵魂的寓所。在这里,我可以亲切地听到乡音,梦见乡亲,还有父辈们额头上那深深的皱纹……

壬辰年九月于古都长安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