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上海、浙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大会精神全国落实 2012-07-27 09:49:06
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上海:四轮驱动创业“车” ——上海探索实践科技创新创业发展新模式本报记者王春“有一个创业想法,就可以在创业苗圃里小试牛刀;有一家创业企业,就可以在孵...

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上海:四轮驱动创业“车”

——上海探索实践科技创新创业发展新模式

本报记者王春

“有一个创业想法,就可以在创业苗圃里小试牛刀;有一家创业企业,就可以在孵化器里茁壮成长;有一个上市机会,就可以在科技小巨人里强身健体。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针对最具创新活力的科技中小企业,我们正不遗余力地探索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全过程跟踪培育。”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林旭伟说。

如果将上海的科技创业看作一辆正在飞速行驶的汽车,那么带动它前进的是这样四个“轮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服务链为基本框架,辅以“成果转化+创新基金+科技小巨人”的政策扶持,科技金融的资金支持,创业导师“一门式”的服务资源等功能,上海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已初露端倪。四轮合力,步调协调,驱动上海科技创新创业之“车”快速前行。

载体:形成创业网络实践一体化模式

从创业苗圃孵化到加速器形成纵向孵化服务链。在上海,不论你处于哪个创业阶段、哪种创业行业或是哪块创业地区,都可以发现创业载体的身影。

没有资金,缺少经验,只需要一个好点子加上一份令人信服的商业计划书,先在“创业苗圃”“练摊”3—6个月,就可以实现“零成本”创业。成立不久的上海集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原先是以项目团队形式入驻创业苗圃的一棵“小苗”,上海市科创中心请来同属材料行业的市科技创业导师施晓旦指导,为其争取到市科委苗圃项目的5万元资助。通过多次指导和苗圃的精心培育,一年后,集宝公司的销售收入超过300万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磨涂料可以替代进口产品,并在多家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得到应用。

如今,全市39家科技创业苗圃中累计接受孵化的创业“幼苗”已超过1600多棵,其中近一半成功注册企业进入孵化器孵化,多为网络通信、电子商务、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业项目。

目前,上海科技创业的触角早已从上海市科创中心里延伸出来,形成了覆盖上海的创新创业网络,并不断把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集团吸引到网络中,将网络的服务内容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今年,上海市科创中心将引导建设4—5个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和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模式。其中,上海市科创中心计划新建苗圃15个,新增项目800项,实现孵化器、高校、科研院所“三个全覆盖”,营造低成本创业环境;孵化器的发展将以专业孵化器为重点,稳步推进专业孵化器与区域产业集群、加速器的协同发展,将新建15家孵化器;在后孵化阶段,加速器将成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培育之所,将新建5个加速器,并争取对加速器的相关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通过产学研合作和市区联动,加强在科研院所和大企业集团的布局,通过整合各方优势,初步形成3个特色产业集群。

政策:转变管理方式不断惠及企业

对于孱弱的科技创业“小苗”来说,政策的“阳光雨露”显得尤为金贵。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政策。

贯彻落实刚刚结束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上海举办了主题为“服务科技小微企业,推动创新转型发展”的首届“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月”,7月11日—8月10日在上海全市范围内展开。此次活动分为“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政策宣传”四大板块,围绕一个板块,集中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面向创业者的法律知识、税务知识和知识产权业务培训;

创业导师企业诊断和讲座、企业产品上下游对接、投融资专家现场答疑、银企对接会以及中小科技企业扶持政策解读、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解读等。活动总数超过180场,将各类服务送进企业、社区和校区。

每次咨询会现场都热闹非凡。从创新资金、创新基金、成果转化资金,到科技小巨人信用贷和履约责任保证保险,这些来自国家、上海的政策资金数量众多。很多咨询者不熟悉政策,不知道与企业相关的政策在哪里,也不知道哪些政策可以用。对此,林旭伟表示,对于科技企业来说,信息不对称是创业初期的一个瓶颈。“这些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时,通常手里有技术,也不缺人才,关注的是资金和市场,却常常忽略政策。”林旭伟说,“政府与科技企业之间需要有一条通道,而一个由区县科委、孵化器、成果转化联络站、银行等组成的上海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网络,正在承担起这一职责。”

创新基金工作独具特色的“上海模式”,受到科技部和全国各地关注。在科技部公布的2012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中,上海的立项数和资助额都再次位列全国第一。2011年,上海创新基金验收数据显示,基金带动了银行贷款、企业自筹和其他社会投入资金的拉动比例为1∶3.9。政府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此举为上海“转型发展、创新驱动”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市科创中心把技术交易服务、成果转化认定、创业孵化、创新基金、科技小巨人工程等创新政策和科技项目联动结合,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过程,提供最佳的链式配套政策服务,通过“捆绑服务”发挥政策的放大效应。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上海涌现出微创、展讯等一批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富有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2011年,有35家上海中小企业登陆股市中小板和创业板。

资金:深化科技金融跨越投融资断层

科技企业要不断前行,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创新,另一条腿就是资金。为破解科技企业资金瓶颈,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在贯彻实施国家科技金融的改革试点上率先走出一步,从履约保证保险贷款,到科技小巨人信用贷等,一系列举措受到欢迎。

上海2010年首创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证保险贷款,开创了国内“银行+保险公司”联合参与贷款产品的先河。今年,上海市科创中心将扩大履约责任保证保险贷款的业务范围,开展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更广泛的合作,扩大贷款范围和额度,争取完成贷款6亿元。同时,继续实施“科技小巨人信用贷”,尝试推出“科技小巨人信用贷”衍生产品,扩大对小巨人企业和小巨人培育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力度。

在新的科技金融产品开发上,上海市科创中心将推进“成果转化百佳项目信用贷款”和“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贷款”等产品的实施,进一步完善针对科技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系列产品,争取完成贷款5亿元。同时,还将设计开发创新基金项目小额贷款产品,探索创新资金投资、贷款、担保补助的支持方式。

“引入了创业导师系统、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等手段,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遵循市场经济中企业成长的规律,政府不直接干预,引导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托起企业的成长。”林旭伟说。

服务:开拓创新理念“筑巢引凤”凤满枝

无论是载体、政策、资金,都离不开专业的服务。上海市科创中心不断磨练自身“内功”,大胆创新,破解难题,不断打造优势服务品牌。“强化专业服务、拓展融资功能、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孵化品牌”是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孜孜追求的发展目标。

上海泽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不到8年。正是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打败11家上市公司、7家外资企业,成为国家级智慧社区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公司创始人、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的张元刚背后,是一位了不起的创业导师,他就是谢吉华。作为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他一直都在尽心做好创业导师的角色。寻找职业经理人,带领由财务、管理、人事、风投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集体会诊”,谢吉华一路陪着张元刚走过风雨波折。“与其说我们是师徒,不如说我们就像一对父子。”在张元刚看来,谢吉华对自己的关爱已经远远超过师徒的关系,“我甚至会把交女朋友这样的私密话题和谢老师分享”。而这位“父亲”对张元刚的谆谆教导,也成为他在创业过程中收获到的一笔不小的财富。

在上海,创业者背后,有108名像谢吉华这样的创业导师献智囊,有了他们“保驾护航”,90%的创业者都不会担心失败。创业导师成为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的一大品牌,3年间,一张创新创业的服务网络覆盖全市。创业导师队伍已服务上海科技型中小企业6266家(次),签约辅导企业近300家,系列讲座约450场,上海特色的孵化器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无到有,堆砌成形,这股导师带路的创业风暴也已吹向全国。

多层次政策培训体系和“一门式”科技政策咨询“直通车”,让政策知晓不再难,便捷服务到身边。今年上海市科创中心将进一步增强和深化另一服务品牌——“一门式”服务窗口,“少跑趟路、少跨道槛、少走道程序”“政策引导全覆盖、政策流程全透明、政策落实全方位”,这是上海对科技创新政策服务的自我加压。

创新无止境。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上海科技孵化器早已形成由全市79家孵化器和17个区县科委的“上海科技创业服务站”、科技园区等构成的全市创业服务网络,并辅以创业导师、科技金融、专业孵化等功能。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加快创新价值实现”为主线,这一服务网络体系正承载着上海创新转型发展的重任,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铺路搭桥,助力中小型科技企业展翅飞翔。

《科技日报》 (2012-7-27 一版)

 

浙江:新起点上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

本报记者宦建新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如一股强劲的引力,令“钱江科技大潮”滚滚而来,势不可挡。

7月9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后第三天,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主持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提出要认真把握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上先行一步,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要求各地各部门狠抓工作落实,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推动全省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浙江重点抓两项工作:一是在战略高度提高认识,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二是以创新的举措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推动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

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按照会议要求,在第一时间密集调研科技创新工作,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解放思想,为科技体制改革创造条件,是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7月12日,浙江省省长夏宝龙到杭州市专题调研科技创新工作。他在调研考察青山湖科技城、杭州国家高新区等地后说: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坚定事人为、路在脚下的信心,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不断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我省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7月16日,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到浙江省科技厅调研科技创新工作。他说,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要作为当前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首先要解放思想,做到“三个跳出”,跳出传统的抓科技工作的思路、观念和习惯;跳出就科技抓科技;跳出自我,推动改革。7月19日,浙江省科技厅召开全省科技局长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提出的新要求,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

《科技日报》 (2012-7-27 三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