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人类抗艾迎来重大转折点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人类迎来重大 2012-07-24 10:00:13
今日视点 7月2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中)与一对来自尼日利亚的母女(其中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携带...

今日视点

7月2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中)与一对来自尼日利亚的母女(其中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相拥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如今是我们首次能够宣布:我们正处在终结艾滋病疫情的开始阶段”,22日在华盛顿召开的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大会联合主席戴安娜·哈夫利尔在会前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道。

这一信心来自于各种积极的数据和突破。它们显示,人类防治艾滋病疫情已迎来了重大转折点:艾滋病新增感染数持续下降;艾滋病死亡人数自2005年以来大幅下降;抗艾治疗的覆盖率迅速扩大,接受抗逆转录治疗者历史上首次超过未治疗者;抗艾药物治疗已被证明可大幅降低病毒传染风险。

许多专家更认为,上述种种迹象正使“艾滋病从世纪绝症逐渐转变为一种慢性病”。这种转变证明,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是有效的,也只有全球共同努力,才能带来积极的变化。

哈夫利尔介绍说,去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振奋人心,它表明,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初期、免疫系统还相对健康时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可以将病毒传染的风险降低96%,这项成就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当年十大突破之首。哈尔利夫说:“类似成就使我们意识到,我们能够大幅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和死亡病例。”

目前,人类已经有约30种抗逆转录药物构成的有效疗法,如果联合用药,它们能够挽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命,使病毒感染者活得更健康,更有品质。数据显示,早发现、早治疗并坚持下去的感染者能存活数十年,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的预期寿命可与普通人相当。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大会22日召开前夕发布的报告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报告显示,过去几年全球艾滋病新增感染数、死亡数持续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约有342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新增感染者约250万,比10年前下降约20%。其中儿童新增感染者数量约为33万,两年间下降24%。预计到2015年,儿童新增感染有望比2009年下降约90%。

全球死于艾滋病的人的数量在2005年达到230万的峰值,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降为170万。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011年艾滋病死亡数比2005年减少了55万。自1995年以来,全球已经有1400万人的生命因为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而得到挽救。

抗艾治疗的覆盖率也在迅速扩大。在拉丁美洲,治疗覆盖率已达到约70%,加勒比地区也为67%。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56%需要治疗的感染者已能得到治疗,这一数字仍在继续增长。

正是由于这些进展和突破,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认为,今年大会主题定为“齐心协力扭转潮流”是合适的,人类目前已经有能力扭转艾滋病疫情的潮流。

25年前在华盛顿召开的那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与会者均“谈艾色变”。今天仍然在华盛顿召开大会,情况却有了极大改观。25年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瞬,但对于艾滋病的防治来说却是关键,其成效体现了国际社会在对抗艾滋病这一共同敌人时史无前例的团结。

当然,任何一块硬币都有两面。人类的抗艾斗争还面临着抗逆转录药物覆盖范围较低、病毒出现耐药性、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仍然严重、抗艾资金缺口较大等诸多挑战。应对这些挑战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继续投入更多资源。“目前能阻止我们的只有不作为和缺乏勇气”,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在大会开幕式上这样说道。

(综合记者:任海军 杨骏 华义报道)

《科技日报》(2012-7-24 二版)

新闻链接

世界艾滋病大会

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22日在美国华盛顿开幕,大会主题是“齐心协力扭转潮流”。

世界艾滋病大会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有关艾滋病的会议,由国际艾滋病学会组织召开。1985年,首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起初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从1994年起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

迄今,世界艾滋病大会已经召开了18届。历届大会关注的议题主要包括全球艾滋病的扩散情况、艾滋病引发的各种问题、艾滋病防控工作的进展、艾滋病科研领域的新成果、艾滋病疫苗和新药的研制等。

自1981年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引起人们对这一“世纪瘟疫”的高度关注。在历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与会代表对艾滋病的危害及扩散情况进行了深入研讨,认为艾滋病的产生和蔓延与经济落后、贫困愚昧、道德败坏等社会现象密切相关,呼吁国际社会从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角度充分认识艾滋病的严重后果,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遏制其蔓延。

2001年6月,联合国大会艾滋病问题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艾滋病问题的承诺宣言》,为防治艾滋病的国际合作确定了若干具体行动指标,以达到在2015年底以前制止并开始扭转艾滋病蔓延趋势的总体目标。

2006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第16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发布了新药研制、预防进展等开创性成果。2008年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艾滋病大会呼吁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投入更多资金,共同应对艾滋病威胁。

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全球艾滋病形势恶化的势头正在得到抑制,艾滋病新增感染数、死亡数持续下降。由于地区差异以及资金缺口等因素,人类最终战胜艾滋病仍需付出巨大努力。(新华社)

艾滋病知识问答

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于本月22日至2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这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有关艾滋病的会议。以下是有关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能够感染免疫系统细胞,破坏或损伤其功能,导致免疫系统发生进行性衰退,最后出现“免疫缺陷”,即免疫系统不能抵抗感染和疾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欧洲艾滋病流行病学监测中心定义的一个监测术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出现20余种机会性感染中的任何一种感染,或与艾滋病病毒相关的任何一种肿瘤,即可定义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如何传播?

艾滋病病毒可通过与感染者发生未保护的性交和口交、输入受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共用受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针头、针具或其他锐器等途径传播,还可通过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母亲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传播给婴儿。

病毒感染者多长时间发展为艾滋病患者?

由感染者发展为患者的时间存在很大个体差异。如果没有获得相应治疗,大部分感染者在感染后5年至10年内出现艾滋病病毒相关疾病的体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通过降低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减缓其疾病进展。

艾滋病病毒感染可以治愈吗?

艾滋病病毒感染不可治愈,但如果坚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且治疗依从性好,病毒在体内的进展可以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感染者也可以保持良好状态,并且保持劳动能力、延长生命。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有哪些关怀需求?

除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常需要获得咨询和心理支持。获得良好的营养、安全的饮用水和基本的卫生条件,也可以帮助感染者保持正常生活。(新华社)

《科技日报》(2012-7-24 二版)

 

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华盛顿开幕

新华社华盛顿7月22日电(记者 任海军) 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22日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幕,主题是“齐心协力扭转潮流”,这是世界艾滋病大会25年后重返华盛顿。

在今后一周内,来自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多名代表将举行一系列研讨会、论坛等,商讨如何动员更多政府和社会资源实现三零愿景——零新发感染、零歧视以及零死亡。

大会联合主席、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戴安娜·哈夫利尔在开幕致词中说:“毫无疑问,我们在抗艾领域的进展令人印象深刻,但仅维持现状是不够的,我给世界各地政策制定者的信息是:投资科学、投资抗艾,你们将挽救生命。”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视频讲话中表示,联合国大会一年前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15年,将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者减半,使1500万人接受治疗,消除母婴传播。如果各国投入更多资源、分享经验并合作采取行动,这些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潘基文表示,他将继续敦促药品企业降低药价,要求各国尊重并保护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相应权利。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表示,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中,接受抗逆转录治疗者历史上首次超过未治疗者,全球新发感染和死亡病例也在持续下降,“目前能阻止我们的只有不作为和缺乏勇气”。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此前曾发表报告称,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球抗艾斗争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抗逆转录药物覆盖范围较低、病毒出现耐药性、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仍然严重、抗艾资金缺口较大等挑战。

世界艾滋病大会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有关艾滋病的会议,由国际艾滋病学会组织召开。1985年,首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起初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从1994年起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下届大会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

《科技日报》(2012-7-24 二版)

艾滋病自愿检测在美渐受重视

新华社记者(郭爽) 探索加强自愿检测艾滋病的有效途径,是22日开幕的世界艾滋病大会的一项重要议题。为应对艾滋病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美国疾病防治部门和民间组织不断探索加大艾滋病自愿检测的新方式。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国际艾滋病培训和研究项目负责人罗杰·德特尔斯教授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及时检测是有效防治艾滋病的关键步骤,也是防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数据,美国约五分之一的感染者因为检测不到位,甚至不知道自己患病。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美约有12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只有约半数接受了治疗。每年新增约5万名感染者,其中不少感染源是那些不知自己患病的人。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建议说,13岁至64岁的美国人应在例行医疗检查中增加艾滋病检测,并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多次检测。

为加强艾滋病检测,美国各地的抗艾组织进行了积极探索,一个名为“家庭医学和咨询服务”的社区组织在华盛顿东南的阿纳卡斯蒂亚的车辆管理局设立了艾滋病病毒检测点,向排队等候办理手续的人提供免费、自愿的检测服务。为鼓励人们积极进行免费检测,甚至还向办理手续的检测者提供7美元的优惠。目前已为约9000人提供了检测服务。美国媒体评论说,向在车辆管理局这样的公共场所等待的人们提供艾滋病检测服务是一项创新性措施。

在美国西部的洛杉矶地区,民间社团和公益组织也在积极推动艾滋病防治和检测工作,他们在一些公共场所发放艾滋病防治手册,并邀请明星加入到民间抗艾活动中。在他们的推动下,一些社区开始免费提供艾滋病检测服务。德特尔斯说,在艾滋病防治过程中,民间团体和公益组织的作用不可小视。

为让艾滋病检测更为普及,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日前正式批准一款家用艾滋病病毒检测产品,可利用唾液进行检测,20至40分钟即可得出结果。该产品预计将于10月上市。

德特尔斯指出,自1981年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不断提高,相关科研成果也为疾病防治带来了更大希望,国际社会更是提出了零新发感染、零歧视以及零死亡的“三零愿景”。然而,抗艾斗争的困难依然巨大,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正是应对挑战的重要途径。

《科技日报》(2012-7-24 二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