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创新遇“血荒”
中国科技网讯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金融危机以来,由于担心国家财政预算减少导致对各个层面研究与发展(R&D)投入的下降,美国企业对研发的资金注入相应减少,创新遭遇“血荒”。这已经损害了经济发展赖以支撑的创新能力。
私人投资下降 政府投入难料
“美国经济发展依赖于教育、创新和建设能力。”NSF国家科学理事会在其完成的《研究与发展、创新及科学与工程劳动力》报告中指出,在2008年至2009年在经济衰退中,美国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减少了近5%,约120亿美元。科技产业的私人风险投资从2000年的430亿美元,减少到2010年的100亿美元;在科技产业中私人股权投资从2007年的近60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2008年的100亿美元以下,至2010年才回归到150亿美元。
尽管在2008年至2009年间企业研发投资下降时,美国政府的研发投资保持了增长,但政府投资主要集中于基础研究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方面,私人企业则更加关注与市场较为紧密的应用研究层面。联邦政府是基础研究的主要资助人,即53%的资金来自联邦政府,相比之下,私人部门只提供了22%的经费来源。但私人部门投资的下降却极大地影响到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的关键种子公司。
思科公司原战略技术政策高级主管亚瑟·K·雷利指出,私人部门研发投入对经济发展的状况非常敏感。在经济衰退期,企业不愿多花钱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易变性也反映出私人股本、风险投资和天使基金等,从技术的早期投资舞台转向风险较少的后期投资的变化。
大多数基础研究由国家实验室和研究型大学承担,产生着对私人企业至关重要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知识源泉。理事会“科学与工程指标”委员会主席、德克萨斯A&M大学名誉校长雷·M·鲍恩说,联邦政府应该通过税收优惠、支持高等教育和增资国家科学基金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增加对研发的投入。
长远发展 人力资源是关键
这份报告对政府对未来研发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能力表示担忧。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0年,由于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美国各州对主要公立大学的资助下降了10%,针对每名学生的开支下降了20%。同样,联邦政府对学术性研发的投入,由于未来预算的限制,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该报告认为,企业、政府和高校所形成的巨大、复杂和相互依赖的研发系统,维持着美国担当世界科技领导者的重任。联邦和州两级政府在培养下一代科学家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大学可以吸引外国优秀人才,并且从事着关键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联邦政府的移民和签证政策,对于吸引和保有对美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各种科学和工程人才产生着直接影响。
“以研发为基础的创新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对国家财富的增加、就业、安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报告中指出,随着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的加剧,要维持美国在全球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通过增加预算投入,持续增强国家研发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创新能力受损 实力仍然强大
尽管对未来国家创新能力表示担心,但理事会仍然显示出乐观态度。其报告显示,从1953年以来,美国无论私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的研发规模,基本保持着持续增长,特别是私人部门对研发的重视非常关键。如2009年,私人部门对研发的投入占62%,管理着全美研发项目的71%,与市场密切相关的应用研究的80%,都由私人部门承担。
此外,尽管在过去10年里,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力资源年均增长量下降到1.4%,但比全国就业岗位的增加仍然多出0.2个百分点。并且,拥有科学和工程学位的人以及科学和工程行业领域的职工失业率相对较低,工资增长明显。
该研究报告作为两年一度的《2012年科学与工程指标》相关报告,于7月16日对外正式公布。(驻美国记者 田学科)
《科技日报》(2012-07-19 二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