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美国专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美国专利制度改革 2012-06-18 09:09:50
科技专论5月29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局长卡波斯在访问中国期间,针对中国企业在美国面临越来越多专利诉讼的问题发表看法。他建议中国企业在进入美国市场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特别是熟悉美国...

科技专论

5月29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局长卡波斯在访问中国期间,针对中国企业在美国面临越来越多专利诉讼的问题发表看法。他建议中国企业在进入美国市场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特别是熟悉美国的专利制度及相关法律。企业如果遭遇诉讼,也应当积极应诉,利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

2011年,美国对其专利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改革,引起了世界知识产权界人士的共同关注。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及国际贸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美国专利制度改革势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应加强对美国专利制度改革的了解,尽早制定应对措施。

美国专利制度改革旨在提高对创新推动力

美国是建立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最早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专利申请数量大幅增加,对美国专利制度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截止到2011年7月,美国专利商标局积压的专利达120万件,其中近70万件还从未进行过审查。积压如山的专利已经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层出不穷的专利诉讼也阻碍了美国创新的发展。近年来仅是在移动通讯领域,美国的专利诉讼数量自2006年以来年增长率就达到了25%。此外,新兴国家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使美国面临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奥巴马政府提议对现有专利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并积极执行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的“2010—2015战略计划”,使美国的专利制度重新成为创新的得力助手。

“2010—2015战略计划”是美国专利商标局制定的工作规划,旨在提高审查效率,减少专利积压。在“2010—2015战略计划”中,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三大战略目标:缩短专利和商标的审查时间,提高专利和商标的质量以及领导和推动国内外知识产权政策的制定,保护和执法工作。随后,美国专利商标局在战略目标的框架下拟定一系列具体目标,包括将缩短专利审查时间、扩大专利审查团队、设立优先审查制度和加强国际合作等。为了达成这些目标,美国专利商标局计划实行多项举措:针对专利和商标的积压问题美国专利商标局将采取包括重新规划专利审查过程、增加审查员数量并提高审查员的专利审查能力、增加国际合作和工作共享等八项措施;针对知识产权政策制定等问题则采取领导国内知识产权政策,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及领导和推动国际知识产权政策保护和执法工作两项措施。

另一项内容——新修订的美国专利法则是此次专利制度改革的核心。该法案对现有专利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涉及多项争议条款。这些修改的条款主要包括专利申请、专利授后程序、美国专利商标局财政制度以及专利诉讼四个方面。这些修改可能对美国及相关国家的知识产权事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专利授后程序方面,新专利法创立了授权后重审程序和双方重审程序。其中,授权后重审程序规定在专利授权日起的九个月内,除发明人和专利所有人外的第三人可向美国专利商标局对专利提出异议,挑战专利的有效性。而双方重审程序则规定在专利授权日的九个月后或者授权后重审程序终止之后,只能以专利的新颖性和非显而易见性为由提出异议。除此之外,新专利法还设立了补充审查制度,专利权人可主动要求美国商标专利局进行补充审查,重新考虑或者更正与专利相关的信息。又如在专利诉讼方面,新专利法对涉及专利诉讼的一些条款进行了修订,包括将现有技术的范围从美国扩大到整个世界;把宽限期条款中不构成现有技术的公开行为修改为限于发明人或共同发明人自己进行的公开行为,或者直接、间接源自发明人的公开行为;规定最佳模式不再是在诉讼中提起无效或不能强制执行的理由等。

美国专利制度改革对中国影响喜忧参半

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的日益密切,赴美申请专利的中国企业和个人也越来越多。此次美国专利制度改革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从有利的方面看,美国专利制度改革有助于中国企业尽快将专利成果转化成商品投入市场。新专利法简化了专利的申请程序,预计一项专利申请所需时间是原来的三分之一。这使得中国企业能尽快将专利成果转化为具有专利权的产品,利用专利权的独占性开拓美国市场。此外,相关改革降低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专利诉讼风险。专利法改革之前,挑战已经授权的专利主要是向法院提起诉讼,成本较高。新专利法对专利诉讼和授后程序进行很大调整,授权后重审程序和双方重审程序均由美国专利商标局审理,通过行政程序裁决专利纷争,有助于提高专利质量并减少司法诉讼,更好维护专利权人利益。如对裁决有异议,可再向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上诉。除此之外,新专利法对最佳模式、分别诉讼、先用权原则等条款的修改使起诉故意侵权门槛提高,减少了“专利流氓”利用法律漏洞敲诈勒索中国企业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美国专利制度改革对我国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

对中国中小型企业造成不利影响。新专利法生效后,递交专利申请的时间将成为衡量专利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之一,发明持有者将会更倾向于尽快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专利。中小型企业和个人由于财力和人力相对不足,将在专利申请竞争中处于劣势。

对中国申请的专利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美国新专利法建立的授权后重审和双方复审程序允许任何人挑战已经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的有效性。中国企业一直是美国的重点观察对象,近几年频遭美国337条款调查。预计未来针对中国企业专利有效性的挑战会大大增多。一旦挑战成功,中国企业已经取得的专利权将被视为无效。

有可能成为批评中国知识产权政策和执法工作的工具。美国明确提出要主导世界知识产权政策、保护和执法工作,并优先选择包括中国在内的与美国利益密切相关或者对美国产生重大执法挑战的国家进行美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渗透。美国专利商标局将针对这些国家制定国家战略计划或特别行动计划。目前美国经济疲软,失业率节节攀升,美国政府为转移舆论压力,很有可能将知识产权问题作为“敲打”中国的新手段。

应对美国专利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鉴于美国专利改革对我国企业、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可能产生的影响,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中国企业应根据美国专利制度的变化部署更适合的专利战略。大多数中国企业并不关注此次美国专利法改革,对新专利法的内容更是知之甚少,这无疑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申请专利。此外,修订过后的条款生效日期不同,中国企业需要注意不同条款的生效日期,以免因错过日期而影响专利申请。

第二,中国企业对应对海外竞争对手开展专利跟踪和监督工作。为了避免海外竞争对手抢先在美国获得专利,中国企业需要开展专利跟踪和监督工作,掌握竞争对手的专利技术分布和专利研发动态。同时也要加快申请专利的速度,在研发过程中一旦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应立刻向产品销售国申请专利保护。

第三,中国政府应对赴美申请专利的中小型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和资金支持。相关部门共同出资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中小型企业向国外申请专利。同时成立中小型企业海外维权协会,为在海外遭遇专利诉讼的中小型企业提供无偿的法律咨询服务。中小型企业也可自行成立中小型企业创新联盟或专利保护联盟,共同应对国际专利诉讼。

(王奋宇赵晶)(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本栏目投稿邮箱:stpinglun@yahoo.com.cn

《科技日报》(2012-6-18 一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