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着一鞭探深海 两雄相会太平洋
“海洋六号”大洋科考专稿
北京时间6月10日下午4点,海洋六号船经过3200km的长途跋涉比向阳红09号提前一天抵达本航次第一目的地——蛟龙号7000米深潜试验区。
海洋六号刚一到达试验区,马上就开展了多波束、CTD以及ADCP测量等调查项目。为了确保采集试验点最准确的信息,尽可能地启用了最先进的调查设备和手段。试验区水深达7000m,如此大深度调查作业以往少见,为采集高质量数据,一次全深度作业至少需要七到八个小时,对设备、船舶操作均是一种挑战。为了解决船舶漂移问题,采用连续五六个小时一直启用动力定位系统的方法,使船位稳定在两、三米范围内,确保采集海试点原位水文信息。进行多波束测量时,加大了数据采集密度。今年多波束测量结果与去年相比,不但两者一致性非常好,而且地形信息更加详细。这两天,调查部组织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一边调查一边加班进行数据现场处理、成图,绘制了试验点5km范围比例尺1∶10000、等深线间距5m的水深图、三维地形图,计算了全水柱海水密度、流速流向等信息。其中,水深与地形资料将直接用于海试指挥部确定蛟龙下潜和着底的具体位置,海水密度将为蛟龙号提供配重的依据。目前取得的调查资料以电子文件的方式已于11日传送到了向阳红09号船。
北京时间6月11日上午11时20分,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母船——向阳红9号经过5天的昼夜航行,顺利抵达“蛟龙号”下潜海试区域,与海洋六号船胜利会师。
海洋六号船在今年自身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承担中国大洋27航次的科考任务,并为蛟龙号7000米级下潜海试提供警戒和保障。
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显示,海试工区以东偏南约200海里的海域形成了热带低压,低压中心附近风力7—8级,向偏西方向移动,将正面袭击海试工区。
《科技日报》(2012-06-13 三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