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中国高速列车科技创新的回顾与展望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中国高速列车科技回顾 2012-05-31 15:43:00
作为国内外高速列车科技创新的开放交流平台,此次论坛的目的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对高速列车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各国高速列车科技创新模式进行探讨、总结并凝聚共识;

     中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曹健林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参加高速列车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科学技术部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到会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作为国内外高速列车科技创新的开放交流平台,此次论坛的目的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对高速列车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各国高速列车科技创新模式进行探讨、总结并凝聚共识;同时,面向高速列车安全保障、智能化和节能环保的重大现实需求,探讨新形势下高速列车科技创新的方向;还希望吸引包括研发与生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运营单位和政府部门在内的创新资源共同探讨适应新形势的高速列车成套装备研发与生产创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中国高速列车开放和协同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下面,我主要对中国高速列车技术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并对未来高速列车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方向谈谈我的看法。

    一、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发展历程

    中国疆域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且流动规模庞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始终存在着铁路运能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发展的阶段,且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整体科技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国情决定迫切需要建设一个运能充足、功能完善、点线协调的快速铁路网和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速列车技术与装备体系。

    1994年,中国第一条160km/h铁路——广深线(准高速)投入运行;1999年,广深线开始按时速200km/h运营,运行是完全进口的X2000电力机车。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速250km动车组上线运行,通过改革开放,引进国外高速列车技术使中国铁路进入了高速时代。

    2008年2月26日,中国科技部和铁道部联合发起《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2008年8月1日,时速350km/h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这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武广高速、郑西高速、沪宁高速、沪杭高铁相继开通运营;2011年7月京沪高速开通运营,中国自主创新研制的CRH380系列高速列车在世界规模最大的中国高速铁路网上实现运营,并创造了486.1km/h世界铁路最高运营试验速度。

    《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的目标是自主研发最高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建立并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国高速列车技术、装备与创新体系。

    2008年8月,经过专家学者科学论证,“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时速400公里的高速检测列车”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相继列入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并以中国南车集团、中国北车集团下属的十家核心企业为创新主体,联合了一大批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协同”为特色的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创新模式。

    经过近5年的努力,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和装备制造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为9个方面:一是中国已全面掌握了高速列车的系统集成技术并建立了完整的高速列车制造能力体系,产能居世界首位;二是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为新一代高速列车的头型设计、减阻降噪和运动安全性能提升提供了全面的支撑;三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已在新一代高速列车上得到规模应用;四是新一代高速列车全面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新型车体和走行系统;五是自主研发了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接触网导线,已在多条高速铁路得到成功应用;六是自主开发的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已完成应用验证;七是已建成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能力的高速列车技术相关实验、测试与评估平台,这些平台直接支撑了我国高速列车的研制与制造;八是包括标准、设计、仿真、实验、制造、运营维护在内的中国高速列车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九是一支结构合理、学源丰富、学科完整的高速列车技术人才队伍已经形成。

    “协同创新”造就了CRH380系列高速列车,使中国跻身于世界高速列车技术先进水平国家之列。

    到2012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将达到10000公里,在建里程1.7万公里,无论是路网规模还是速度等级,都将居世界第一。据《Railway Gazette》今年4月号发布的“世界铁路运行速度调查”显示:“中国率先突破300公里时速大关”。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事实:是中国政府的战略决策、是“开放”、是“创新”成就了中国高速列车的跨越式发展,是“协同创新”使高速列车技术在中国得以可持续发展。

    在高速列车开放创新的实践中,科技部作为中国政府科技创新主管部门,积极并坚决落实中国政府的重大决策,有效地发挥了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支撑保障作用。

    二、“十二五”高速列车技术的发展展望

    前不久,中国科技部正式批准并发布了《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对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

    我们认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速铁路和高速列车技术与装备发展依然有着重大战略需求,那就是:高速铁路安全运营、高速列车装备自主化、高速铁路发展可持续和高速铁路建设运营高效率。

    为满足这些需求,必须在高速铁路体系化安全保障技术、高速列车装备谱系化技术、高速铁路能力保持技术和高速铁路可持续性技术这四个重大技术方向继续开展持续的体系化协同创新。

    围绕上述重大技术方向,我们部署并将实施一系列重点任务,主要包括:

    (1)在高速列车相关基础理论方面,重点开展“高速列车关键力学行为、特征与规律研究”和“高速铁路系统安全行为机理及安全保障基础问题研究”,力争为高速列车技术的发展奠定新的和体系化的安全保障理论基础。

    (2)在关键技术研发方面,重点开展“基于永磁电机的新型牵引传动系统”、“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监测和安全评估技术”、“高速列车减振降噪技术”、“高速列车谱系化关键技术及系列车型研制”、“高速列车系统综合节能关键技术”、“高速列车轻量化与整车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高速列车在现有技术基础之上实现谱系化和安全、环境友好与综合性能持续提升奠定更完善的技术基础。

    (3)在集成技术与应用研发方面,重点开展“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样车研制”、“高速运行安全性移动试验测试技术与平台研制”、“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维及高可用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为实现我国以安全保障、能力保持和效率提升为目的的高速列车智能化形成可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装备。

    上述主要研究任务将按照“高速列车装备谱系化、运营与安全保障智能化、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化、高速铁路可持续化”战略路径,通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有序安排,做到“应用一代、试验一代、研究一代、储备一代”,使“十二五”的相关研究安排能够承上启下,为我国高速列车相关技术与装备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核心与关键技术保障,为高速铁路成为最安全的大容量运输方式奠定核心技术和装备基础。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虚怀若谷、兼容并蓄、海纳百川造就了中华民族及其灿烂的文化,高速列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又一次证明了只有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以宽广的胸怀吸收世界一切有利于中国发展的文明成果,才能使中国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跻身世界前列。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和创新的力度,继续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在高速列车科技创新领域的有益经验,本着平等、互利和共赢的原则,继续提升高速列车科技国际合作水平,为促进世界高速列车技术持续进步做出中国的贡献。

    我坚信: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中国高速列车科技的开放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在体系化、标准化和成熟度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小;通过协调创新,中国也一定能为世界高速列车技术发展继续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有能力把握机遇、携手同行,努力实现高速列车技术和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最后,祝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本文为曹健林在高速列车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上所作的主旨报告)

    《科技日报》(2012-5-30 一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