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招聘行业迎来“阵痛”期
尽管网络招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也有很多高科技企业因此踏进陷阱,但企业和求职者对此共同的需求,造就了网络招聘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对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中低端人才招聘,仍较多使用网络招聘,尤其在人才需求量大的时候,网络招聘更具优势。
事实上,网络招聘的投递成本和搜寻成本更低,每一个求职者和雇主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普遍会选择投递更多的简历、为招聘职位进行更多的网络推送。在日前召开的“网络招聘的困局与突破”沙龙活动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秘书长关长海表示,正是这种“广撒网多捕鱼”的思路,造成了网络招聘行业的“信息拥堵”。
“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招聘企业和求职者应该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和成本,这是网络招聘行业必须经历的‘阵痛’。”关长海说。
“海量信息”过犹不及
从信息渠道闭锁,到海量信息轰炸,互联网把这个过程缩到最短。蓬勃发展的网络招聘行业,很快因此面临“不可承受之重”。
2004年,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曾经针对企业使用网络招聘的现状进行过一次主题调研,结果发现:一家大型企业的招聘负责人每周都会收到750~1000封简历,这意味着他们阅读一封简历只有10~30秒时间,而其中80%的简历会被删除。
到2010年,根据艾瑞咨询集团《中国网络招聘行业发展报告》的统计,当年使用网络招聘的雇主数量达到105万家,网络求职者规模达到7800万人。
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研究室主任沈士仓参与了2004年的调研。他认为,造成“海量信息”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当前网络招聘对于求职者是免费的,作为公共产品不收费,这很容易引起一定程度的滥用;第二,无论是在搜索引擎技术和招聘职位的行业细分上,网络招聘行业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对此,艾瑞咨询集团网络招聘行业分析师张晶表示:“一旦信息多了,难免出现信息无法有效匹配的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传播的面更广了,但在信息匹配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我们的招聘流程没有发生改变,也没有颠覆性的创新。”
网络招聘作为新生行业,只是利用了网络的手段打通了一条招聘信息渠道。“网络招聘,虽然从名字上看似乎和互联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就我的理解,它一直是一个披着互联网外衣的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资深专家侯涛认为,“需要有一些变革去重塑这个行业,来突破当前的信息困局,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
多位专家表示,网络招聘行业要十分重视创新问题。例如要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让网络招聘这个中间环节发挥出应有作用,使就业市场双方的信息更好地流通和匹配。
网络招聘平台亟待创新
网络招聘行业的发展,尽管遇到了“海量信息”、网络欺诈等困局,但也有专家认为,困局意味着一个产业新的发展机遇。
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开发标准化研究室主任董志超看来,目前网络招聘行业遇到的问题,“可能催生一些新的技术,比如说履历分析技术,新技术应用将帮助人们从海量信息当中找到各自所需信息”。
创新技术的应用,被众多专家认为是解决当前网络招聘困局的关键。
关长海认为,网络招聘平台在应用创新技术时应把握两点:一是立足现有的框架进行技术变革,比如说结合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整合变革现有的技术架构;二是利用云计算等变革性技术进行颠覆性创新。
沈士仓则认为,网络招聘行业要建立标准化,建立规范,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例如在搜索引擎上加一些标准,加一些限定条件,把一部分不适当的信息筛选出去。同时可以考虑在网络招聘中,利用技术手段使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诸如增加视频等。此外,实现岗位、职位和人员信息的细化,以技术应对海量信息的挑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唐亮表示,互联网发展进入Web2.0时代后,海量数据的问题在很多行业都存在。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在分析海量数据基础上,能够分析求职者的情商和业务能力,能够根据用户属性和行为习惯,帮助求职者快速找到最可能匹配的用人单位。
“一言以蔽之,通过技术让海量信息发挥更大的价值和效用。”唐亮说。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