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围产期心肌病治疗有了新方法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产期心肌病治疗 2012-05-23 10:09:34
5月21日电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人体内的一种基因在围产期心肌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利用该基因的特性可为治疗这种罕见疾病提供新方法。

    据新华社柏林5月21日电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人体内的一种基因在围产期心肌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利用该基因的特性可为治疗这种罕见疾病提供新方法。

    围产期心肌病指女性在孕期最后1个月至产后5个月出现的原因不明、有典型急性心力衰竭体征的致命性心脏病。

    研究人员先前发现,当一种名为STAT3的基因缺失或存在缺陷时,实验鼠会死于围产期心肌病。在这种情况下,实验鼠心肌中的催乳素会分裂成小的生物活性片段,从而破坏小血管,影响血液循环,最终导致心跳停止。人们试图采用抗催乳素药物溴隐亭治疗围产期心肌病。这一方法虽然有效,但对不同患者效果不一。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PGC1A的基因不仅能抑制催乳素分裂,还有助于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保护血管并促进血管再生。缺少PGC1A基因的实验鼠会大量损失心肌血管,并在短时间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汉诺威医学院心脏病专家丹尼丝·希勒菲科-克莱纳说,研究人员由此猜测,联合使用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相当的药物及溴隐亭可能更加有益围产期心肌病的治疗,并形成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记者 郭洋)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