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全军
从一个“超功利”心理来欣赏赵秋梅的画,是需要有充分的自由心态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审美境界。也许她自己还没意识到,她的工笔花鸟已由“春光明媚”与“秋的情趣”两类花草临摹写意主题不由自主地转向树上的小鸟了。
赵秋梅画作欣赏
人在地上,鸟在树上,人对鸟说了些什么,鸟对人说了些什么,都无关紧要,紧要的是鸟儿在欢悦地对着天空喳喳鸣叫,人望着天空不是看天有多高而是看天有多蓝。人和鸟映在两个蓝天之间,心中一定是幸福极了。

赵秋梅画作欣赏
赵秋梅是山西的美术家,职业是教师。从小喜欢画画,她把书画比作亲密的情人!一天不与“情人”照面,人就没了精神。她爱花,也养花,正如她在一首诗写道:“我家盆花不名贵,但给我们家带来蓬勃生机。”无独有偶,多年前,我在《栀子花开》这篇散文里写过这样一句不是经典却很经典的话语:“不爱花的人是啥也爱不起来的,不爱花的人也休想得到爱的温暖”。但我养的花都是“昙花一现”,每每看着自己精心侍弄的花儿凋零直至死去,心里难过极了。我有时在想,我咋就不会画画啊,我将这些花完整地物象地生动多样性的画在静止的平面上,就算那些花儿死去,也将活在我的情思寓意画面里,那将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忘却纪念。赵秋梅画花多以牡丹为题材,但不是单纯画牡丹,而是在造型上动静结合,姹紫嫣红的画丛中,鸟儿在花丛中嬉戏,在花枝上停歇,就是在地上追逐觅食也是有花陪伴的。无论是明媚的春天,还是萧瑟的秋天,她笔意中的花儿都是生机盎然的,鸟儿都是以快活的姿态出现的。欣赏她工笔花鸟画的艺术形式,除了感受春光明媚的和煦,秋意逸趣的思索,也将获得怡情、养性、陶冶心灵的美的艺术享受。

赵秋梅画作欣赏
赵秋梅是教师,传道受业解惑,关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在她眼里,孩子在地上飞跟小鸟在天上飞是一样的,她是满心欢喜的希望孩子与小鸟一样能够在天空自由飞翔,而且是越飞越高。所有的教师都是心存这种充满憧憬式的希望的。她从小在农村长大,田野和山林是鸟儿的天堂,在她每一天的视野里,都是纷飞的鸟儿,除了山林的风。鸟儿伴随着她成长,鸟儿放飞着她儿时的梦想。进了城后,环境变了,心态也变了,就像一只落单的鸟儿停在电线杆上或者阳台上,总是快乐不起来。我在想,赵秋梅画鸟儿是在找回旧时的记忆,是在纷繁喧嚣的城市角落里寻求心灵的静谧。美是自然,人类从大自然中找到美学,却总是回不到大自然中,这不光是热衷艺术的人感到脸红的事情,也是生活中所有的人感到脸红的事情。她的作品《静静地期待回归》,一只孤独的鸟停在树枝上,脚爪紧紧钳着枝头,全神望着远山近水发呆。树枝是光秃秃的,分叉树枝上的叶子开始泛黄,河流在山脚下流淌,却看不见河流的影子,因为河流已不再清澈,河流没干枯却已经死寂了。整幅画体感逼真,形神合宜,渲染了气氛,表达了情感。那幅《十里长坡春鸡闹》却又是另一种闹热景象,一群山鸡在野外山坡的杂草中嬉闹,先勾后染,色彩鲜明,形态各异,是那样的毫无提防式的欢畅淋漓。那幅无题方斗可以说是赵秋梅工笔花鸟画作中精谨细微代表之作,朦胧的夜色,皎洁的月光,五只麻雀停在树上,变化丰富,栩栩如生,是那样的明快和谐,让人立在画前不忍离去。

赵秋梅画作欣赏
赵秋梅先为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各种书画大赛并获奖。满眼春光花弄影,书画做伴不虚度,潜心读书,用心作画,才是她追求艺术生涯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