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打90、40打100、35打50……在西一路上,不少销售手机卡的店铺门口都会摆出这样的牌子。记者昨日(4月4日)了解到,手机卡办理实名制实施已有一年半了,不少不用身份证登记的手机“黑卡”仍然在公开销售。西安市消协提醒市民,尽量不要购买这样的“黑卡”,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在西一路、尚朴路上,记者看到,在不少出售手机的门店门口,都摆有出售手机卡或手机入网等信息。在一家销售手机配件的店里,记者询问,想办个手机号,却忘带了身份证,该店一个女的说,不用,买上一张卡直接可以用。说着顺手拿出五六张卡,让记者选号。而在距离该店约20米远的一家店里,一名男的说,不用身份证,一张97元左右话费的联通卡,只卖50元。“市话2毛钱,完了你可继续缴费。”
在案板街北口的一家报刊亭里,不用登记身份证等信息,记者花了35元钱,买了一张话费50元的卡。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在这些小店里,大多数都有这样的不用身份证、不用登记个人信息资料的手机卡出售。这样的情况,在一些较大的手机市场里也是如此。在八方通讯广场一层,靠近门口的一个柜台上方悬挂着“专业批发手机卡”。“有没有不用身份证的手机卡?”记者问。一名正在玩电脑的男子顺手指着柜台里的一沓崭新的手机卡说:你说的就是“黑卡”,一张40元。该男子说,“这张卡里边有96元通话费,月租13元,但每天都会扣,市话每分钟0.15元,直到打完话费。话费打完了,还可以充值。”
这样的“黑卡”是否可以正常使用?20分钟后,在尚朴路上的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查询了记者购买的联通卡发现,查询显示,目前该卡剩余话费为96.43元,但没有显示任何信息资料。工作人员称,如果是新卡,可能资料还没有上传。
30打90、40打100、35打50……在西一路上,不少销售手机卡的店铺门口都会摆出这样的牌子。记者昨日(4月4日)了解到,手机卡办理实名制实施已有一年半了,不少不用身份证登记的手机“黑卡”仍然在公开销售。西安市消协提醒市民,尽量不要购买这样的“黑卡”,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手机“黑卡”公开卖
没拿身份证轻松买了两张卡
在西一路、尚朴路上,记者看到,在不少出售手机的门店门口,都摆有出售手机卡或手机入网等信息。在一家销售手机配件的店里,记者询问,想办个手机号,却忘带了身份证,该店一个女的说,不用,买上一张卡直接可以用。说着顺手拿出五六张卡,让记者选号。而在距离该店约20米远的一家店里,一名男的说,不用身份证,一张97元左右话费的联通卡,只卖50元。“市话2毛钱,完了你可继续缴费。”
在案板街北口的一家报刊亭里,不用登记身份证等信息,记者花了35元钱,买了一张话费50元的卡。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在这些小店里,大多数都有这样的不用身份证、不用登记个人信息资料的手机卡出售。这样的情况,在一些较大的手机市场里也是如此。在八方通讯广场一层,靠近门口的一个柜台上方悬挂着“专业批发手机卡”。“有没有不用身份证的手机卡?”记者问。一名正在玩电脑的男子顺手指着柜台里的一沓崭新的手机卡说:你说的就是“黑卡”,一张40元。该男子说,“这张卡里边有96元通话费,月租13元,但每天都会扣,市话每分钟0.15元,直到打完话费。话费打完了,还可以充值。”
随后,记者挑选了一张尾号为5544的联通号码。付完款后,玩电脑的男子用手机打了一个电话,将该卡激活。“15分钟后就可使用。”
两张手机卡可正常拨打
但无个人信息
这样的“黑卡”是否可以正常使用?20分钟后,在尚朴路上的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查询了记者购买的联通卡发现,查询显示,目前该卡剩余话费为96.43元,但没有显示任何信息资料。工作人员称,如果是新卡,可能资料还没有上传。
记者对另一张买来的卡查询发现,资料显示,该卡所属地区为土门,状态为开通。同时,记者还发现,该手机的预付话费为40元,实际能使用的只有30元。再没有其他的个人资料信息。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将两张手机卡装入手机后,均可以正常拨打电话。
从2010年9月1日起,工信部宣布我国正式实施手机用户实名登记制度,该制度要求,用户在新办理手机入网手续时,必须出示个人身份证件,实名登记。昨日,记者也在联通、移动以及电信营业厅里看到,个人办理手机卡、上网卡等必须出示身份证。
部分手机商城、店铺等公开出售的黑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卡是从别人那里批发过来的。”报刊亭的老板说。一名行业人士透露,零售商销售的卡大都是从一些大客户批发来的,这些客户会通过手机运营商内部关系,大量发售“黑卡”。“不少身份证号码也是假的。”该销售商说。
在太白路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销售商说,比如售价30元或35元的卡,批发价格就是25元。报刊亭的那位老板介绍,根据价格不同,每销售一张卡,他可以从中提成5元钱左右。一位行业人士说,好的时候,一位销售商每天可能会卖出去80-90张“黑卡”。
消协未接“黑卡”投诉
提醒市民小心陷阱
行业人士透露,手机黑卡主要是卖给了一些临时使用的消费者或外地人,还有少量本地市民、农村人。“黑卡还是划算。”在西安使用过黑卡的市民高明远说,他正常办理的卡每分钟市话也要两毛多,有的“黑卡”才8分钱,还可省去销卡、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不担心欠费等方面的麻烦。
“这对固定的消费群确实不公平。”西安市民王新庆认为,他手机每月打多少话费,基本上就缴多少钱。也有消费者担心,不用登记身份证、还很便宜,会不会是一个陷阱?对此,西安市消协秘书长马世群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有关“黑卡”消费方面的投诉。
昨日下午,一家手机运营商相关人士表示,根据国家规定,办理手机卡必须实名制,这也是规范市场、净化市场空间的第一步。但对市场上存在“黑卡”情况,该人士没有表态。对此,西安市通信行业市场规范经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马学进表示,他们将联系手机运营商、销售商等,要求市场上出售的卡全部实行实名制,并将对市场进行全面检查。
同样,也有不少市民担心,使用“黑卡”的人群不稳定,很容易成为垃圾短信、诈骗等不法行为的推手。“手机卡实名制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一位销售商说,假身份证等方法可以让一些不法分子绕过这道障碍。“最好是手机卡的个人信息应与公安等部门联网。”
对此,马世群也提醒市民,使用“黑卡”虽然省去了登记的麻烦,但却存在手机卡不能用或者使用了假冒身份证的风险,甚至有的身份证可能涉及犯罪嫌疑人或法律纠纷等情况。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到市场上购买手机“黑卡”。(记者 陈静涛 实习生 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