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法制网延安讯 特约记者曹圆宇 张波 记者李应天报道:为了使留守儿童同样享受到父母的慈爱、家庭的温暖,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甘泉县政法委按照综治牵头、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关
中国西部法制网延安讯 特约记者曹圆宇 张波 记者李应天报道:为了使留守儿童同样享受到父母的慈爱、家庭的温暖,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甘泉县政法委按照综治牵头、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关爱留守儿童,奉献爱心,倾注关怀,全力打造流动留守儿童工作新亮点。
近年来,甘泉县政法委组织县综治办、县教育局和县妇联联合成立了流动和留守儿童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建立了全校35名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和联系卡,推行代管家长制度,并建立了流动留守儿童活动室、档案室和心理辅导室。积极开展“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 “手拉手爱心结对子”和“代理妈妈”等活动,大力推行“三帮扶、三关注”(生活上帮扶、学习帮扶、成长上帮扶,关注身体健康、关注心理变化、关注成绩升降)工作措施,经常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及时纠正孩子心理异常问题。同时,开展“四沟通”活动,即与本人的沟通、与指定监护人的沟通、与父母的沟通、与代管妈妈的沟通,构建了教育方面为主和社会帮扶的两大体系,初步探索建立综治牵头、部门联动、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六位”一体的教育管护工作机制,流动和留守儿童管理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从经济上帮助留守儿童,建立与留守儿童的亲情关系,通过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身体、心理健康等,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烦恼,为留守儿童办实事、献爱心,使他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这是甘泉县政法委关怀留守儿童的最终目标。针对全县759名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管理难点,甘泉县政法委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杨家砭小学,作为流动和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试点,确立了“七注重、七到位”(重调研、确保工作谋划到位、重投入、确保工作开展到位、重探索、确保措施方法到位、重活动、确保亲情融入到位、重关爱、确保教育咨询到位、重外援、确保网络格局到位、重效果、确保教育转化到位)的工作思路。该学校有留守儿童54人,一些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呵护,产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系列问题,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针对这种现状,由甘泉县政法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核实确定符合留守儿童基本条件的同学,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习惯、体艺特长、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认真排查,建立了“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对学校留守流动儿童进行分析,确定了“帮助一个孩子、稳定一个家庭、平安一个校园、造福一个社会”整体思路。为了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顺利开展,每学期都有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关爱留守儿童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并确定以班主任队伍为主体,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充分调动科任教师的积极性,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教师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耐心地开导,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喜爱、信任、关注、赞扬,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激发了他们上进的力量和信心。同时,强化“三帮扶、三关注”,即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帮扶,关注身体健康,心理变化、成绩升降;做好“四个沟通”,代管妈妈与本人、监护人、父母、心理咨询师的沟通;建立“成长记录袋”,档案袋中记录的是留守儿童点点滴滴的进步,比较清晰地展示他们的成长过程。从个人信息到师生寄语,从书画到作业,从体育活动到考得有进步的试卷,他们都能感受到档案袋中积累的快乐,也能发现自己多纬度的优点。由于档案袋让每位留守儿童都有展示自己的小天地,这样的小天地让留守儿童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为主题的真情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通过电视媒体向全县发出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倡议,形成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在学校先后开展的“手拉手结对子”、“亲情家长”、“亲情生日”、“亲情集体”等活动。在各班召开的以“我们一起成长”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中,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到:“我”不再孤单,“我”不再自卑,我们一起快乐成长。在以“陪你一起成长”为主题的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活动中,为留守儿童赠送书籍,留赠言。在“书信联系、维系亲情”活动中,要求所有留守儿童每学期至少给在外的父母写一封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心里话,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把信寄给远方的父母。在“亲情电话”活动站3岁生日会上,为孩子们特别定制了一个大蛋糕,给孩子们过了一个共同的“生日”。在活动中,孩子们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并且表演了许多小节目,一曲《感恩的心》的演唱,让每一位在场的留守儿童和老师热泪盈眶,从心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得到关心, 得到了关爱与教育,使他们的学习、纪律、性格都有了改观,都有了进步,初步形成独立、自强的优秀品质。同时解决了这一特殊群体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学习缺乏帮助、生活缺乏支持、管理缺乏家教的问题。学校专门聘请了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资质的韩磊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爱,孩子们受到很大的鼓舞,纷纷表示将以更加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2010年,该校有21位留守儿童和甘泉县的21位科级女干部结成了友好的帮扶对子,在学校组织的“用爱托起未来”的座谈会上,她们为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1000余元的学习用具,并在后期多次到学校看望帮扶对象,从思想上和经济上来帮助孩子们。
回首走过的路,留下更多的是喜悦。在甘泉县政法委的亲情关爱和大力帮助下,留守儿童在家能孝敬长辈、感恩父母,自觉干家务活;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远离不良习气;在生活上懂得礼貌待人,勤俭节约,自立自强;在学习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