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自媒体时代的华丽转身
本周人物·邓飞
邓飞,湖南沅江人,2000年进入新闻行业,先后做过《沈阳蚂蚁梦》、《杀死阳宗海》、《狗日的普九造》、《湘西州长的北京一夜》、《周庄肺病》等一大批高质量的调查报道,是国内新闻界一位冲劲儿十足且有担当的调查记者。
就像大多数新闻工作者一样,人们对邓飞本人的认识程度,远没有对他所写的报道以及报道对象的认识度高。做了大量报道的邓飞,被人们广为认识,是在他入行十年之后的2010年9月16日,他用微博直播宜黄强拆事件,引起互联网的巨大波澜;随后的2011年2月,他又发起“微博打拐”;直至今年4月,发起“中国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活动,半年来,共募集捐款2400多万元,惠及百所小学、万名小学生。他在微博上每日报账,引起公众的关注,他也从新闻的幕后,一步步地走到公众的视线里。包括央视“面对面”在内的众多媒体,在记者节前后对他进行了报道。
有人将邓飞被关注的过程视为一种转变,一次华丽的转身。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种转身,与微博和网络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将他引向公众视野的几个大事件中,“微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知不觉中,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们通过微博、论坛和博客等网络发布形式,实现了“人人都是记者”的梦想。据统计,近年来,国内重特大新闻报道与发起,有近五成是通过自媒体实现的,这个数据,还在呈上升趋势。许多传统的媒体人,面对自媒体时代,表现出的态度是各不相同的。他们有的会因为倍感竞争压力而有失落感;有的则会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去了解并善用它,将它的正面功效,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一件称手的惩恶扬善工具。从这一点上看,邓飞无疑是个优秀的例子。
邓飞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在做过了大量“负面”调查报道之后,他的内心,依旧充满了阳光。他所看到的黑夜,并没有将他的心态搞得灰暗绝望,相反,他用那双被黑夜铸就的黑色眼睛,去寻找光明。他当下所选择的“用建设的心态去发挥正面力量”,让被拐的孩子回家,让营养不良的贫穷孩子吃到免费午餐等,对推动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他和他的同伴们的努力与坚持,包括政府在内的整个社会,关注到他们所希望被关注的问题,并将大量的正面力量投入到解决这些问题当中去。
正的力量越强大,负的力量就会越微弱。这道理不仅适用于中医,放之四海而皆准。
□曾颖(作家)
■ 候选人物
杨龙猛
候选理由:今年28岁的杨龙猛来自贵州省福泉市大方县,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妻子在家务农。初来上海找工作,就勇救落水者,消息传开后,网友称他“最美打工者”。
点评:近来一系列的“道德新闻事件”,令人心头沉重,这则新闻,无疑给人欣慰。所谓道德感,就在一瞬间,伸出手就是美德,转过身就是冷漠。记得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有句话,看见了,就不要转过身去。
庄宏泉、庄汇泉
候选理由:庄宏泉、庄汇泉兄弟俩,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人。四岁时二人突患强直性脊柱炎。后,哥哥好转,弟弟丧失行走能力。庄宏泉每天背着弟弟上学,一背就是8年多。
点评:类似“背学兄弟”的新闻,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有耳闻,无非是主角不同。这种新闻常给人感动,但更让社会心痛。在这样的困厄面前,我们更希望看到救助者的身影。宁可看到一个没有传奇的故事,不愿目睹命运的悲催。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