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又听朗朗书声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朗朗 2011-10-18 08:37:43
  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书记祁玉江
  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书记祁玉江
  
  在全国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随市区有关领导,带着党和政府的关爱之情,看望慰问了城乡十余所中小学校。所到之处,整洁的校舍、完善的设施、浓郁的文化、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教育,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个个穿戴整齐、活泼健康、奋发向上的孩子和那朗朗书声,更使我激动不已、情不自禁!此时此刻,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过去,想起了我们过去的学习生涯。
  
  我们上学那阵,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人民的生活很不富裕。总之,一切都是很困难的,有不少农村家庭因生活所迫,供不起孩子上学;能够供孩子上学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至于供出一名大学生,那就更不容易了,不知会引来多少人的羡慕和尊敬呀!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上学的费用一律自理,包括书本、伙食、学杂费等公家一律不予承担。孩子多的家庭,每到开学,是最头疼的日子,无论怎么精打细算,就是凑不齐孩子们上学的费用。可以说,几块钱就能难倒一大家子人!即便向别人去借,也无济于事。因为那时,富裕的家庭能有几个?你穷,别人也穷呀!无奈,大人们便早早背了口粮,提了鸡蛋,甚至赶了猪羊到镇上变卖。就这,市管会还将其当作投机倒把分子去拦挡,动不动没收、查处。可怜的不少农民兄弟的东西就这样白白被那些凶煞的市管会人员抢走了。那穷追不舍、没命似地逃跑、鬼哭狼嚎的场景,几十年后的今天仍历历在目!这分明没收的不是农民的东西,而是他们的血汗钱,有多少孩子的学业因此而荒废!时运好的农民,还能躲过一劫,便将卖了东西的钱,凑齐孩子们的学费,才使得孩子们顺利入学。也有的家庭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只好保“重点”,供上一、两个孩子,其余的孩子便早早收了“摊场”,回家拦羊、放牛,受苦去了。更有甚者,有的家庭压根就不供也供不起孩子上学,一代一代全成为文盲,连写信、记工分都要请别人代替!
  
  我的父母一生共养育了我们7个孩子。幸运的是只供了我和三弟上了学,其他5个,有的压根就未供,有的只上到小学便辍学回家了。为了供我和三弟,尤其是供我上学,我那斗大的字不识一升的老实巴交的父母,不知流了多少汗?受了多少累?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无论是春夏秋冬,不管是酷暑严寒,我的父母从来没有清闲过。白天,他们早早就下地了,衣衫褴褛,汗流浃背,饿着肚子,拼命劳作;晚上,他们迟迟不睡,在如豆的油灯下,在昏暗破烂的土窑洞里,为我们捻线织袜、缝补衣衫。那一幕幕阳光下油灯下感人至深的剪影,至今想起来,都是那么清晰,那么催人泪下!面对他们至爱至深的骨肉之情,我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曾几次提出来不去上学了,干脆辍学回家给父母添个帮手,退一步讲,至少不给他们带来过多的负担。可是,说什么都不行!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再苦也不能苦了我们,决不能让他们的悲剧在我们身上重演。并且一再鼓励我们要好好上学,多识几个字,将来好干一番大事业,为家庭争气争光!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咬着牙,狠下心,没有半途而废,坚持上学的!
  
  那时,不仅花钱困难,就连吃饭、穿衣也难以为继。一大家子人,没有强壮劳力,父亲身有残疾,母亲又多病,一年下来挣不了多少工分,这样势必分的口粮不多。粮食不够吃,就用糠汁和野菜充饥。大半锅稀饭,一大家子人,你一勺我一碗,眼看就要吃完了,这时母亲还没端碗呢!我几次催母亲去吃,可她总是说饱着呢。等大家都吃饱了,她才将锅底下剩下仅有的几口饭菜,掺上开水喝掉,就算是一顿饭了。陕北乡下,春夏一般一日三餐,秋冬往往则是两餐。而那段时间,就连春夏也变成了两顿饭,晚上大都不吃饭,为的是节约几粒粮食。上了初中、高中之后,远离家中,吃住在学校,家人和我常常为拿不起口粮米而犯愁!在家中,尽管饭食不好,还能勉强填饱肚子;可学校就不一样了,每顿就是一碗饭,不是红高粱糁糁,就是洋芋煮白菜,好一点再外加一个玉米面馍,就算是最好的伙食了,怎么也吃不饱,常常饿得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娃娃头晕眼花,没有心思学习。有不少孩子中途辍学。有的利用星期六回家、星期日返校时央求家人,带些洋芋、酸菜、黑面等,利用中午和晚上课余时间,开“小灶”充饥。那争抢锅灶、相互嘴馋和老师训斥的狼狈相,至今想起来,都令人哭笑不得!
  
  十几岁的孩子,风华正茂,往往爱穿好衣服,总想在别人面前“打肿脸充胖子”。可是哪有钱买好衣服呢?所以一年四季只能是“老虎上山下山一张皮”,衣服、鞋袜补了又补,没有一件像样衣服。被子也是旧的,没有褥子,顶好铺一条烂毛毡,这就算是好条件了;要不就去“溜”光席,十几个孩子挤在一盘土炕上,连翻身都很困难,怎么能够休息好呢?
  
  而现在,情况却大不相同了。学校的面貌、孩子们的上学条件和学生的待遇及生活,不知比我们过去好多少倍。学生们不仅不愁吃、不愁穿,而且绝大多数费用都由政府来承担。不少县区实行了十二年义务教育全免费,有的还实行了学前免费教育。中小学校全面实施了“蛋奶工程”,保证每名学生每天免费吃一个鸡蛋、喝半斤牛奶。寄宿制学生,睡的是架子床,盖的是新被子,铺的是厚褥子;饭菜花样繁多,大米饭、白面馍、面条、各种炒菜,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压根就没有吃不饱、穿不暖之说。学习更是享受的优质教育,实验室、图书室、活动场所、各种教材和学习资料等应有尽有!这是何等的幸福啊!
  
  当年,我们也曾在老师的教导下,常常朗诵课文,与敬爱的老师一问一答,相互配合,完成我们的教学和学习。可那时也并不怎么新奇和激动!可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踏进校园,望着崭新整洁的座座校园和朝气蓬勃的师生们的身影,听着从教室里传出来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朗朗书声,我忽然感到十分新奇、美好和激动!我为我们的老师和孩子们能够逢上这样的盛世时代而高兴,更为师生们能够享受到这样好的优质教育而自豪!
  
  教育是奠基工程,是人才的摇篮;孩子是祖国的栋梁,是未来的希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千方百计改善教育办学条件,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们,决不能让我们的悲剧在孩子们的身上重演,让朗朗书声响彻神州大地,响彻在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脑际和心房!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