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商城遭砸场 模式进化遇阵痛
淘宝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上。
这一次成为争议焦点的是淘宝商城。这家中国最大的B2B2C平台因近日大幅提升针对卖家的收费激发了小网商群体的不满。10月11日晚间,愤怒的小商户发动了数千人对商城中的大卖家进行恶意购物突袭,迫使部分商家将商品下架。
“暴动者”表示,不会停止攻击,除非淘宝商城答应废止新规。淘宝商城则回以强硬的姿态。
“决不容忍、决不妥协,没有余地。”昨天,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淘宝商城总裁张勇一口气抛出这三句话。
然而,今年淘宝分拆之后,面对B2C产业成熟,竞争加剧的态势,商业模式革新之痛,却是不能不面对的。
愤怒的小网商
根据淘宝商城发布的新规,每年技术服务费从6000元升至3万和6万两档,年营业额60万以上,且动态评分超过4.6,才够返还部分该项费用;而增设保证金,也从最低1万到最高15万,分为1万、5万、10万、15万四档。
这引起了一些小网商的不满,以上需一次性缴纳的费用加上日常的各类成本开支,使得他们的资金链紧张甚至难以承受。
在服务费提升的同时,淘宝新规也设置了返还机制。
张勇以服装行业举例称,营业额超过60万就可返还一半,超过120万则全额返还,年销售120万折算到每天销售额约3000多元。
“这对于有点规模的企业而言,都并非难事,这是最低标准。”张勇板着手指说。
小网商可不这么想。
他们认为,当年正是大量的小卖家支撑起了淘宝的崛起。而现在,淘宝更喜欢拥抱更有规模、实力的大商家。
张勇坦承提高门槛一说,建议未达门槛的商家转向淘宝C2C集市,半年后仍可以申请加入商城,“如果眼下既无实力,对未来又无信心,那为什么还要留在商城里?”
不过这些话,小网商们未必听得进。尽管达不到官方的要求,他们仍希望留在淘宝商城里。
派代网分析师李成东表示,淘宝商城的环境更具诱惑力。过去一段时间,为了扶持淘宝商城,大淘宝体系给予了它较多的资源支持。如在商品搜索显示中,前两到三位就会给予商城中的商家。
而回到淘宝集市,还意味着要面临数百万卖家更为激烈的竞争。
种种不满之下,“暴动者”秘密集结超过5000人后开始对淘宝商城内的大商户发动突然袭击。
淘宝女装第一商户韩都衣舍成为最先倒下的受害者。
持续两小时的恶意竞拍攻击后,这家店不得不将商品下架,以避开或因不发货而扣分或因发货而得差评的陷阱,无论哪种对于淘宝商家而言都无法承受。
张勇提供的信息显示,“暴动者”已攻击了数十家商户,其中包括七家旗舰店和另外数十家大品牌商,“这次的恶意行为已经超过了正常的经营违规的底线,而是一个社会性的案件。”
“很多人没有搞明白淘宝集市和淘宝商城的区别,简单称之为淘宝涨价,这显然不对。”张勇表示,已经向警方报案,淘宝商城将对受害商家进行保护及补偿,具体补偿方案尚未公开披露。
模式进化之痛
这场尚未终结的纷争,被认为是大淘宝系架构明晰、商业模式细化演进之痛。
事实上,今年以来整个阿里系都在经历提升门槛,更多倾向于商户质量,调整、明晰商业模式的试练。
阵痛一再袭来。
今年2月份,阿里巴巴披露,2009年和2010年其B2B业务平台上分别有1219家和1107家外贸供应商涉嫌欺诈,阿里巴巴B2B公司前CEO卫哲因此离职,一批对此直接负有责任的员工则被集体清退。
伴随着对新商业模式和运营规则的尝试,淘宝发展路上就多次与部分商户群体发生冲突。
第一次大规模的冲突发生于2006年。
在履行完创办时的三年免费承诺后,淘宝试图引入竞价排名机制营利,但遭到诸多商户撤出淘宝的威胁——当时腾讯旗下拍拍网正高调宣布免费,这也是多年前淘宝击败易趣的法宝。
那次,淘宝屈服了,竞价排名机制仅运行一个月就被撤销。从那时起,淘宝也开始了长久的免费机制。
去年,淘宝因调整搜索排序,以加大对卖家服务质量评价的权重,也再度引发商户集体抗议现象,指摘淘宝意欲借此多赚广告费。
而今年淘宝分拆之后,面对B2C产业成熟、竞争加剧的态势,商业模式革新之痛又在所难免。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大淘宝架构下,经营多年拥有深厚流量、用户基础和完备生态的淘宝集市是其稳固根基,购物垂直搜索犹如骑兵部队对流量资源进行远程奔袭包抄,而突出B2C平台特征的淘宝商城则是淘宝军团的正面部队,将与其他平台如京东、腾讯进行正面交锋。
眼下,腾讯旗下在QQ商城、拍拍网之外,又已上线了QQ网购平台,将此前其投资、收购的一众垂直B2C网站集结其中;京东也爆出2万人招聘计划以稳固地盘。
如此,淘宝商城亟待强化,提高优质商户比例心切则可完全理解,否则大淘宝阵营将会正面承受竞争对手施加的巨大压力。
张勇对淘宝商城和淘宝C2C集市做了一次明确的区分说明:集市定位于中小卖家的聚集地,目的在于提供创业空间、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而商城则专注于服务有规模的优质商家。
不过,优质两字是否100%达到值得商榷。
例如,曾有用户向本报记者表示,自己点击淘宝商城一家大型电器商铺后发现,里面的产品来自这家企业的竞争对手。
如何在淘宝集市和淘宝商城间平衡流量等资源的分配机制,这或许也是大淘宝体系需要考量的问题。
另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有内部人士表示,此前淘宝分拆之后,尽管一淘给出了较高的薪水和相关激励措施,依然未打动一些员工。
淘宝大家族人丁兴旺之余,其前景几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得清楚的。
淘宝“伤城”
利益让淘宝天平倾向了大卖家
刘佳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阿里巴巴,却正让一些小卖家的生意变得难做起来。
“刚在淘宝商城开店不到三个月,突然出来这种事情,恐怕不少员工要失业了!”位于福建泉州的某淘宝商城卖家杨海(化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言语中透露着深深的无奈。
杨海在淘宝集市和淘宝商城上各经营着一家茶具店与茶叶店。今年7月,在看到此前经营了两年的C店表现良好后,杨海决定进军淘宝商城,打造自有品牌。但突如其来的淘宝商城新规,却要暂时打破这位小卖家的梦想了。
根据之前淘宝商城发布的新规,其每年技术服务费从 6000元升至3万和6万两档,年营收60万元以上,且动态评分超过4.6分才返还部分该项费用;并增设保证金,从最低1万到最高15万,分1万、5万、10万、15万四档。
“这样算下来,再加上日常备货、交易佣金、营销费用、人力等成本,基本上如果你没有20万,很难做淘宝商城了。” 杨海说。
据他了解,目前在淘宝商城上经营茶叶品类的店铺有300多家,其中100多家都是今年刚加入。费用一下暴涨10倍,这些小卖家流动资金压力实在太大。
令杨海不解的是,自己此前没有接到淘宝商城关于规则更改的提前通知,“直接一上来就要求大家执行,早知道这样,前期就不投入太多资金了。”
杨海告诉记者,他决定再观望一段时间,如果淘宝商城的规则不会因为一些卖家的抵制而更改的话,他将不得不撤出商城,继续经营以前的C店,而负责经营淘宝商城的几名员工到时也要被裁掉。
像杨海这样因淘宝商城规则改变而迷失的卖家不在少数。昨日,记者看到,淘宝商城上一家名为“次客SubClot旗舰店”的店铺已经在其主页上宣布,由于淘宝商城收费过高,该店将于12月20日关闭,所有产品打折处理。
聚利时的负责人邹源表示:“我们理解部分卖家面对“新规”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处境,但我们更要呼吁大家,千万别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别人攻击淘宝商城的‘炮灰’,尽快回到理性道路上来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在派代网分析师李成东看来,上述“占领淘宝”的行动是“小卖家最无奈最糟糕的反击手段”,淘宝商城的门槛不会因为抗议降低,即使降低门槛也很难解决小卖家本质性的问题。据他了解,不少小卖家都是变卖身家、借钱,通过各种关系进入淘宝商城,为年底还压了大量库存。淘宝商城突然拉高门槛,经营成本和风险陡然拉高。未来随着广告人力物流等成本上涨,如果小卖家没有明显的竞争力,迟早被逼退出市场。
他建议,中小卖家认赔离场加盟正规军未尝不可,现在电商行业缺人收入不低。至于专业化、本地化、品牌化的思路可以慢慢做,怎么做,有机会但是比起两年前要难太多了。
在新规发布前,淘宝商城总裁张勇就曾作出解释:淘宝商城生态圈必定要新陈代谢,标准就是用户体验。“淘宝商城将把服务承诺纳入到整个购物流程里,使之变成交易契约的一部分。淘宝商城对商家管理体系升级就是要让无法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商家自动退出。”
互联网分析师许单单(微博)认为,从商业上来看马云(微博)被迫必须走这一步,如果淘宝不走大商城的品质道路,在京东、腾讯网购平台等B2C强敌的压力下,未来会失去竞争力。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对记者表示,淘宝商城这次费用的提升应当是看做淘宝放弃中小卖家市场,集中优势资源哺育大卖家的开始。淘宝长期服务的中小卖家帮助淘宝树立了网购第一品牌,却没有给淘宝带来直接的收益。如今确定转型的淘宝必然会将重要的资源放在能给自己带来巨大利益的大卖家身上。
他判断,这样的动荡也许只是一个开始,天平还将持续地倾斜。但是对于那些淘宝眼中的有价值的淘宝大卖家,以及潜在大卖家,商城是否真的能和他们形成利益上的高度统一,将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