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綦江县赶水镇,每逢周六,你都可以看到一支摩托车队,背后插着写有“爱心摩旅·与爱同行”8个字的小红旗。他们是赶水镇中学老师组成的“家访摩托队”。为了挽救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他们跑遍整个赶水镇,寻找
在綦江县赶水镇,每逢周六,你都可以看到一支摩托车队,背后插着写有“爱心摩旅·与爱同行”8个字的小红旗。他们是赶水镇中学老师组成的“家访摩托队”。为了挽救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他们跑遍整个赶水镇,寻找每一个可能辍学的孩子……一个多月来,他们成功挽救了80个学生,让他们重返学校,沐浴在老师温暖的目光下。
“爱心摩旅”的志愿者们集结出发。记者龙在全摄
发现有孩子被迫辍学
9月24日上午10时许,綦江县赶水镇中学校门口,伴随着一阵阵马达的轰鸣声,二十几辆摩托车又一次驶离学校。搭乘上李庆献老师的摩托车,记者也充当一名临时成员,跟着老师们一起外出“家访”。沿途,李老师向记者介绍起了“爱心摩旅”的由来。
“这事还得从今年2月说起。”李老师回忆称,开学那两天,有几个学生徘徊在赶水中学校门口,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王大治看到后过去询问,得知他们都是学校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家里负担不起他们200元/月的生活费,不得不辍学,但他们自己又非常渴望上学,所以一直在学校门口呆着,久久不想离去。
得知这个情况后,王大治决定为这些贫困的孩子做点事情。几天后,王大治与一位班主任一起到贫困学生马绍维的家里家访。马绍维的家位于渝黔交界处大山里,她家的房子是用条石垒成的简陋平房,她母亲卧病在床。
王大治了解到,3年前,马绍维家的土坯房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倒塌,家人一死一伤。经东拼西借,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用石块垒起了3间平房作栖身之所,可再也无力承担马绍维的生活费了,她不得不被迫辍学。
网友看到照片捐两千
家访回来后,王大治才发现,和马绍维一样,学校里有不少因家庭贫困已失学或正面临失学的学生,其中好几名学生是弃婴,如今因养父母年老体弱等原因随时可能退学,几无选择的余地。
怎么办?王大治开始在自己的各个聊天群里发布求助信息。很快,一位浙江金华的网友提供了线索:金华市慈善总会所属的施乐会,是一家专门做网络资助的爱心慈善机构,还建有专门的网站。
随后,王大治通过网络联系到施乐会负责人,将具体情况告知了对方。这位负责人告诉王大治,施乐会爱心助学活动可以帮助那些贫困的学生,但需要提供贫困生家庭的相关照片和详细的资料,并确保其真实性。
得到这个答复后,王大治立即骑摩托车再次赶到马绍维家中拍照,当天便将信息反馈到施乐会网站。第二天一早,施乐会就把马绍维初中期间所需要的2000元生活费汇了过来。
23教师建“爱心摩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