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共富共福。近日,走进陕西安康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区——石泉县杨柳新区,喜看新区变化日新月异,发展突飞猛进,喜闻发展成果惠民生,受惠者笑谈乐道,情真意切。所
全面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共富共福。近日,走进陕西安康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区——石泉县杨柳新区,喜看新区变化日新月异,发展突飞猛进,喜闻发展成果惠民生,受惠者笑谈乐道,情真意切。所见所闻,让人振奋,现实录所感所悟如下,以促共享共赏共乐。
第一笑:居者有其屋安居无忧虑
丈夫下岗失业,自已身体不好,还要照顾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上学,在城里租不起房屋的他们,生活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见到杨传凤时,她高兴地说:“现在住在公租房里,环境要比原来的好些,而且跟古堰街上和县城里租房子的比,每年费用还要便宜300到1000块钱左右,感觉给予我们的关照政策还可以。”
为了迅速扩大、膨胀人口规模,并切实提升新区的人口容纳能力,保障住有其所是关键。该区根据组团分布、均衡发展的要求,着力推进了公租房、廉租房、限价房、商品房、(避险减灾、生态移民集中安置)统规(统建、联建、自建)房、农户自建安居房“六房”建设进程,确保试点区居民能够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和居家、创业、就业、经商等方面的需要进行灵活选择。在县职业中学旁万人社区买限价房居住的常卫进、陈代美夫妇,在上坝村特色农家乐集群区买统规统建房准备创办农家乐和保健茶庄的柯小刚、周清菊夫妇都高兴地说沾了好政策的光,让安居成本下降一些,他们就多有余钱图谋更大的创业发展了。
第二笑:富者有门道兴业乐陶陶
微风拂过,碧绿荷叶与粉红、洁白荷花轻歌曼舞,相映成趣。“我们去年种植莲藕纯收入大概有5、60万元,今年新区办和农业局又给了一定的奖补,使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了,成立了富硒莲藕种植有限公司,买了大货车,还装了宽带,建立了固定的网售平台。当前除了管理好续种的200亩莲藕,还有在双樟村和红岩村试种的45亩生姜,在红岩村试种的20亩茭白和10亩山药,最理想的收入会有200万吧。”这个勤劳肯干的东北女子叫王秀繁,说起发展前景一脸幸福。她告诉笔者,她和丈夫黄家成准备在新区打拼奋斗5年,撑起现代农业的一片天。
随母亲邱红芝来新区种植大棚瓜果蔬菜的河南籍小伙张艳广对于自已每年7、8万元的兴菜收入也感到十分满意。他说他们要坚持在新区发展,一边自已种菜致富一边给别人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带动大家一起致富也是件快乐、有意义的事。2009年就开始营业的天之缘富硒农家乐,经升级改造,达到3星级标准,被工商部门评为食品安全示范店,负责人吕密告诉笔者,由于新区环境好,城郊休闲旅游火爆,她们富有品牌特色的农家乐生意也是跟着红火,一年能有收入20来万。致富门道多,兴业多欢乐。据悉,在新区内,随着现代农业发展面积、花卉苗木园发展面积、招商引进企业总数、企业员工、项目建设投资、农家乐园、个体工商户、创业人数、服务从业人员实现“九个增加”,“富民”帐本内容更为充实,人均纯收入得到大幅提高。
第三笑:就业方式活缘于项目多
就业好,劳有保,收入稳,心安定——这是大多就业者的心声和期盼。“不求荷包有多鼓,但求养家就知足。”见到晒得黑黑的文平刚时,他和他的10几个工友正坐在一起吃午饭,“我在工地上当大工,一天包吃包住能挣100多块,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也很满足了,一家老小够用了,加之这里离家近,没得离家想家之苦,老板也是门跟前的人,跟着他时刻有活路做,不存在拖欠工资,做工也放心。”他说他的工友有城关镇太平村的,有双喜村的,有中池镇裕民村的,工地上最多有24、5个人,他们或认识或不认识,但为了有活干,有钱挣,相互都很团结、友好,有的在杨柳大道搞拓宽工程,有的在工业园区搞建筑建修,消息时刻相通着。从年前就一直在新区的项目工地上干活打工的他们听到不断有新的大项目开工上马,也跟着高兴乐呵,意味着有项目建设,他们就不会干一天、干一月愁下一天、下一个月的活计了。
据了解,该区2010年基础工程建设完成总投资1.85亿,2011年确立60个建设项目,投资4亿元,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投资7.97亿元,力抓住房安居项目、一二三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基层民主政治阵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五大项目建设,数亿的项目建设投资加上带动社会民间投资,新区不仅成了投资流汇集的“洼地”,更成了就业者发家兴业的“富矿地”。为了强化就业保障,县上牢树“抓建项目促就业、鼓励创业促就业、完善公共服务促就业、引进企业促就业”思路,抓就业、促增收、维稳定、促和谐,新区内集聚的人口中有3000多人实现了很好的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赚到了真金白银。
第四笑:就学有所教资源配备好
“这个新学校教室宽敞,环境条件好,游戏娱乐设施配备是新的,接送娃娃也方便。”住在古堰集镇的陈武召、一四村的王惠告诉笔者,接送小孩只需几分钟到十来分钟的路程,少了原来接送孩子坐车到县城的麻烦,也不再为孩子坐车安全操心了。正在聊天的当口,谢惠女士也把女儿晏米乐送来报名了,她说平时把3岁的女儿放在西安让她奶奶照顾着,时间长了,容易娇惯宠坏了,为了让女儿有个好的启蒙教育,她看到这里比城里的搞得好,实行的是小班限额制,学员少,老师照料更精心,就把女儿送来试试,自已也能安心上班了。
为了使适龄儿童平等享有普惠性的学前教育,石泉县先后制定下发了《全县幼儿园布局建设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实施意见》及《石泉县幼儿园分类管理评估扶助暂行办法》,4所国有民营幼儿园建设步伐加快,新区内的城关镇中心幼儿园(杨柳公租房幼儿园)抢早于8月1日正式开园,占地3000余平面米,共有保教教师20名,开设有蒙特梭利班、小班、中班、大班及学前班,能同时容纳200余名幼儿学习生活的该园开园十几天来,入园学生就达到160人。园长张晓燕说,她要不断总结城乡兼容型的幼儿教育管理经验,给孩子们搭建一个快乐自信、健康成长的乐园,让家长们放飞希望。
就学需要也是拉动人口汇聚的重要因素。让学有所教,教有所优,学有所成,教有所获是所有为人父母的殷切期望。该县的做法是:科学规划,健全网络,合理布局,方便教学,整合资源,优化配备,提等升级,名师优教,进而打造新区教育新高地。目前,占地64亩、投资1200万元、容纳1500名学生的石泉三中迁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县职中新教学楼建设已完成主体建设的30%;四所小学整合、两所幼儿园建设项目规划已经完成,杨柳公租房幼儿园正式开园办班,另一所万人小区内幼儿园正在加紧建设;杨柳体育馆建设、杨柳小学标准化建设正在进行资金衔接及前期设计。所有校所场馆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将超前形成新区聚集2万人口的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完备体系。
第五笑:看病有所医就医费用低
“我家离医院只有1、200米远,到这里打针捡药很方便,不用住院,总的花费算下来也比城里便宜得多。”一四村二组69岁的谭从美因高血压引患中风病症,需分疗程打针治疗,有时4、5天,有时上10天,她说多亏有了这个杨柳医院,让她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很好的医治。
民生配套,便民利民。该县坚持按照“民生至上、教卫优先,优化服务、城乡均等”的原则,不断加大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力度,投资310万元的杨柳医院和社区卫生室已建成投用,让医疗卫生服务触角得到延伸。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统筹城乡的大病医疗救助补助制度,积极实施农民健康健身工程,让居民在就医看病、卫生防疫、健康保健消费等方面有了更好的保障。
第六笑:年老有所养晚年福寿享
儿孝长尊,女亲敬老,家庭和睦,安渡晚年,颐养天年,福寿齐享,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所有老年朋友的所思所想所盼。
走进堡子村二组的唐孝弟的家,他正在给女儿唐道美家帮忙招呼工人干活。63岁的他看起来精神很好,他高兴地说:“我算是赶上了好时代好政策,现在养老有两个不愁,一是新农保每年能领720块钱,二是计生家庭补助每人每月能领60块钱,平常的生活零花钱够了。”
据了解,新区所属的堡子、红岩、一四、黄荆坝、上坝5个村是从2010年7月1日就提前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对按每人每年100元至500元五个缴费标准选择投保的参保者,县政府对其每年给予30至50元的财政补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筹措资金,对参保人员给予适当补助,让全民享受到集体补助政策。新区成功探索出“三级经办、三级管理、全民动员、家庭捆绑、配套服务、人人参保”的工作经验,为全县顺利启动实施新农保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新区内象唐孝弟一样领到养老金的老人有826人。同时,新区盛行好家庭、好儿媳、好孝子、好公婆、好人好事评选奖励做法,家庭和睦、老有所乐和谐景象处处可见。
第七笑:房屋有产权抵押不作难
“原来去银行贷款,要么找城里亲戚用房产证作抵押,要么找经济条件好的熟人担保才行。现在新区给我们办理发放的这个房产证就省事了,比如说投资搞特产养殖,缺少资金,可以拿房子抵押贷款。我们家有个工程车,想换个大的,也可以用这个证作抵押贷款,做大事业的信心更足了。”红岩村村民柯苗高兴地告诉笔者。
众所周知,农村建房都是使用集体土地或者分配的宅基地,按照我国《土地法》和《担保法》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能买卖,建在宅基地上的私有住房也不能用于抵押。农村私有住房的产权问题成为了制约农民进城、影响统筹城乡发展的瓶颈。尤其城郊村抓发展、快发展的条件优越,这一桎梏的突破十分有必要。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加他们的财产性收入,农村住房产权改革试点工作在杨柳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区率先进行。6月15日,县上在红岩村举行房屋确权发证首发式,现场为110户农民发放了房产证。这样就让农民的宅基地及房屋产权明确化,合法化,持久化,并能进入市场转让、出租、抵押等。这项工作一展开,立即受到了试点区农民的欢迎。许多如柯苗一样拿到证的村民有的盘算着怎样建蔬菜大棚,有的则考虑着怎样搞养殖业、运输业等。
转作风,求务实,破难题,推新举,事事得民心;听民声,办实事,惠民生,出新景,处处有和谐。
据了解,该县本着“鼓励创新,允许失误,宽容失败,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的原则,积极支持大胆探索、创新和改革,不断从制约新区发展的户籍、土地、金融、产业、社保、公共服务政策等进行破题,从鼓励类、保障类、服务类、产权改革类、金融创新类五个大类制定出台21项配套政策,利好的普惠性政策如同阳光淋浴,温暖着新区居民。第八笑:文娱有其乐精神多快乐
“红衣红袖红扇舞,(喜看)绿瓜绿果绿苗圃,新路新园新房屋,新村新人新面目,(呵呵,齐唱)上坝三年迈大步……今表新区环卫好,道路干净尘土少,房前屋后绿树绕,院内院外保洁好,注意卫生健康保……”这是上坝村民结合城乡统筹开展“三创”工作正在自编自演文艺宣传节目。
2010年初,该村“两委”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精神文化品位,在上级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并自行筹资,添置了8万余元的音响、服装、道具、各种文体器材等,在村妇联、村团支部的带动下成立了由本村村民、企业单位、周边流动人员参加的老年腰鼓队、上坝村健身队、广场舞蹈队,并邀请专业老师进行培训、指导,这几支民间文体队表演水平逐步得到提升。
一年以来,她们除了下雨天,每天晚上坚持开展文体活动,形成了每天有活动、每月有会议、重大节假日有文艺演出的运行模式。傍晚时分,当你看着光着膀子的村民抡着鼓槌把象征盛世太平的威风鼓砸得震天响,那劲道砸出得是信心;穿着传统中国红的老年腰鼓队整齐的敲打着腰鼓,扭着秧歌舞扭出得是安乐祥和,脸上露出得是幸福的笑容;青中年妇女列队排开随着音响播放的动听音乐,跳着优美的健身操和时尚的广场舞,其乐融融,其景可羡时,你会惊讶这会是一个村子在搞排练排演活动?!
村妇联主任丁白玉说:“组织村民在劳动之余跳一跳、唱一唱、娱乐娱乐,大家的生活有了质量,精气神更足了。”村民董胜荣也说:“活动是个连心联情的纽带,现在村里、邻里、家里关系相处更好,变得更为和睦和谐了。”(王洪宝)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