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为防治糖尿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粥样硬化 2011-08-01 10:33:02
本报讯 (周元礼 邹争春 记者赵雪)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张晔与曾春雨带领的科研团队,经3年多研究,发现了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机制,为临床防治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

    本报讯 (周元礼 邹争春 记者赵雪)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张晔与曾春雨带领的科研团队,经3年多研究,发现了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机制,为临床防治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近日,相关论文发表在欧洲高血压联盟期刊《高血压杂志》上。

    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异常增高的内源性胰岛素会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导致血管粥样硬化,但其详细机制此前并不了解。寻找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机制,对进一步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一系列伴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中,科研团队采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利用微小RNA基因芯片、实时定量PCR、RNA生物干扰、流式细胞技术等实验手段发现,正常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受到胰岛素刺激后,会从静止期进入有丝分裂期进行有丝分裂。高浓度胰岛素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后,微小RNA208基因便会增高,进而抑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p21,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产生动脉粥样硬化。高胰岛素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张晔介绍,实验揭示了胰岛素不仅参与糖和脂的代谢且具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刺激某些生长因子,通过一条或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引起血管壁僵硬和管腔狭窄,最终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科技日报)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