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2011(容城)中华国服论坛在北京国粹苑举行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国服论坛国粹苑 2011-05-30 18:46:50
科教网讯(何蓉 李伟伟))2011年5月29日,由河北容城县人民政府、东方国服集团主办的2011(容城)中华国服论坛暨中华国服生产基地落户河北容城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粹苑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历经服饰专家及行业精英十

  科教网讯(何蓉 李伟伟))2011年5月29日,由河北容城县人民政府、东方国服集团主办的2011(容城)中华国服论坛暨中华国服生产基地落户河北容城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粹苑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历经服饰专家及行业精英十余年努力,凝聚国人殷切期盼的中华国服终于终成正果,隆重登场。
    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龚心瀚、中国国服协会副会长陈元麟以及河北省保定市委、市政府,容城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及企业届人士与国内九十余家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国服,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性服饰,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历史积淀和审美情趣,对于提升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号召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越南的奥黛,印度的纱丽……历史上我国也曾有着悠久的国服演变史。如汉代的汉服、唐朝的唐服、明朝的中装、清朝的旗袍、民国的中山装,这些服装以其浓郁的民族风韵或醒目的国家特点展示了国家的魅力。解放后,中山装也曾被作为国服向世人展示。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新老的更替,“中山装”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偌大一个中国已没有一个属于自己国家特色的服饰,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长期以来,中华国服协会、东方国服集团以传承中华服饰文明为己任,寻求中华古代文明与现代服饰之间的契合点,力求打造出古今贯通、融汇中西,适应中国人穿着的服装款式。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东方国服集团终于完成了中华国服的研制,并向世人推广。
    本次中华国服论坛所展示的三大系列60余种国服,是一款全新的国服概念款式,融汇了世界服饰之技法,博采中华56个民族服饰之文明与现代时尚之中,向国人及世界昭示悠久灿烂的华夏传统服饰文明在中国的的发展复兴。充分展示了东方国服以“礼”为魂,以“锦”为材,以“国色”为体的中国国服风采。通过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完美结合,使这些承载了千百年中华服饰文化内涵的艺术极品焕发了生机。
   此次确立的中华国服生产基地——河北省容城县,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位于京、津、石三角腹地,北邻首都北京110公里,东依经济中心天津100公里,总面积314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目前,全县拥有服装企业920家,个体服装加工户2000余个;拥有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名、熟练技术工人7万多人、先进设备7.5万台(套)、服装设计研发室80个;服装产品涵盖西服、衬衫、休闲、童装等六大系列、上千个花色品种;拥有中国精品1个、省级名牌18个,省著名商标25个;产品远销亚洲、南北美洲、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功打入了韩国、日本、德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市场,年出口产品交货值50亿元人民币,直接出口创汇2亿美元;年产各类服装4.5亿件(套),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在全县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加服装加工户遍地开花的产业格局。
     规模庞大的服装产业集群,日臻完善的服装配套产业,打响了容城县“中国北方服装名城”这一区域品牌,使容城服装叫响大江南北。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去年以来,容城县委书记张浩重新审视县内服装产业发展前景,将“品质”“创新”作为服装企业发展主导,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支撑,加速产业聚集,培育知名品牌,力促服装产业实现“三大转变”,即经营方式由生产加工向市场营销转变、品牌塑造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转变、经济增长由产量扩张向提升附加值转变,着力将容城打造成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研发基地、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服装集散基地。
    会上,东方国服集团与容城县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对此,容城县政府县长李绍祥表示,此次双方“牵手”,强强联合,是推出新概念国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华国服的正式启航,同时也掀开了容城服装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此外,本次论坛会上,来自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的专家学者等,针对目前国学、国服热的兴起,以国学与国服为主题,对中国国服的演变、新的国服概念款、以及如何打造国服集群产业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中央党校著名国学教授、《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主编王杰就国学与国服的关系进行深度阐述。会上,为《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举行了首发式。同时,中华国服宣传网站“中国国服网”在论坛上宣布改版升级并开通。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