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疫苗研制取得新进展
本报讯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它在人群中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而在猴子当中由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引起。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5月11日报道,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疫苗,能让猴子对抗SIV感染、远离艾滋病,这项最新进展或有助于人用艾滋病疫苗的研制。
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疫苗暨基因治疗研究中心科学家在《自然》杂志网络版上报告称,他们将最新的SIV疫苗,注射入俄勒冈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内的恒河猴体内,然后再让它们感染SIV病毒,结果发现,接受了疫苗注射的24只恒河猴中,13只猴子体内的SIV病毒很快就被完全抑制,检测不到病毒活动的迹象。12只猴子在一年后仍然对SIV病毒具有抵抗力,该疫苗表现出长期持续的效果。
参与该项研究的国际艾滋病疫苗研究项目科学主管韦恩·科夫表示,这是艾滋病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
这种新疫苗利用一种巨细胞病毒来研发的,研究人员将SIV基因包裹进一个活着的猕猴巨细胞病毒(RhCMV)载体中,接着将其皮下注射入猴子体内。而传统疫苗将SIV基因递送入无害的腺病毒载体中。研究人员对新疫苗和传统疫苗的效果进行比较后发现,24只猴子中有12只猴子在感染一年后体内已完全没有SIV的“踪迹”。而所有接受了传统腺病毒疫苗的猴子刚开始能产生抗体,随后疫苗不会再起作用。
科学家解释道,注射了猕猴巨细胞病毒疫苗的猴子会产生一种特定的免疫细胞——效应型记忆T细胞,这些细胞会发展出识别并攻击SIV病毒的能力。这种T细胞还具有记忆能力,即使在艾滋病病毒被消灭干净后,也仍能保持相关的抗病毒能力,使得一些猴子的免疫系统在感染一年后仍对SIV病毒有抵抗力。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免疫学家罗宾·沙托克表示,这或许表明,人体的免疫系统能控制HIV。然而,科学家还需要解释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接受了新疫苗的猴子中,只有一半猴子的反应非常明显,而另一半猴子则没有任何反应。
迄今为止,已有三种艾滋病疫苗进行过人体试验,这三种疫苗都没有显示出像RhCMV疫苗控制SIV的这种能力,其中一个疫苗是美国与泰国合作完成的RV144艾滋疫苗,经16400例历经3年的临床试验证明,该疫苗可降低31%的感染风险。(刘霞)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