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发改委:大项目引领新疆大发展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发改委主任刘晏良(中)接受本报和腾讯网联合专访,现场在腾讯微博上与网友互动
新疆迈出划时代步伐
高端对话
他是个大忙人,这边在接电话,那边又有一堆文件等着批阅;他是个较真的人,为了一个项目他会不眠不休地盯着,非得有个说法才成……他,就是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发改委主任刘晏良。
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年以来,众多重点工程项目在天山南北一一落地、开工建设。回顾过去的一年,刘晏良的脑海里全都是如何让辛苦争取到的项目顺利地瓜熟蒂落,如何让新疆人民过上更加舒心的日子,如何让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更近一点。
5月5日,本报联合腾讯网采访刘晏良并邀请他与读者和网友共同回顾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一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新疆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闯出的一条欣欣向荣、全速向前的发展之路。
□总策划:李琦
□策划:李耀胜 景勇
□文/新疆都市报记者 李敏燕
图/新疆都市报记者 新社
打开思想通道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给新疆带来的不仅仅是发展机遇,更面临诸多挑战。自治区发改委就站在了挑战的“前沿”。为此,刘晏良和他的团队就开始拼命地“挤时间”,创新思路提高审批效率。
去年以来,发改委不断创新审批模式,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审批进度。对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和对口援疆项目,即来即办,不拖不压,尽最大限度缩短项目审批时限,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建设。比如,“定居兴牧”水利工程,自工程启动以来,发改委就将前置手续后置,做到项目业主当日申报,当日完成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审查和审批工作,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创造了条件。
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发改委还超前谋划前期工作。在自治区发改委内部会议上,刘晏良曾多次强调,项目谋划要超前,宁可让项目等资金,不能让资金等项目,否则就会错失机遇,贻误战机。
为争取国家支持,刘晏良多次带队赴京,就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等民生工程,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项目,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差别化产业政策和两大特区建设等问题,反复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报、衔接,并派专人紧盯不放,促进一大批项目开工建设。
2011年是全面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一年,也是自治区“十二五”开局之年,发展改革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
刘晏良告诉记者,自治区发改委就是处在这样一个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口浪尖”上,面对我区经济工作的预期目标,发改委将力求在落实差别化产业政策、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推进能源资源转化、加强基础设施和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提高价格管理和调控水平、着力落实特殊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等八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实现突破,确保目标任务一一实现。
展望未来,刘晏良认为,我区将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刘晏良说:只要怀有强烈的民生情怀,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脚下的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
打开陆地通道
要想跨越式发展,离不开高速的交通设施。新疆地域辽阔,交通更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动脉。说起过去一年交通的发展,刘晏良一脸兴奋和柔情,一个个已开建或即将开建的道路工程项目就像他疼爱的孩子。
一年来,新疆以大通道建设为抓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一批骨干项目。公路方面重点突出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建设,推进口岸、国防公路升级改造,提高路网整体通行保障能力。2010年,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48亿元,增长32.6%,增幅创历史新高;今年公路建设里程6443公里,计划投资255亿元,是我区公路运输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能力增加最多的一年。
众所周知,铁路担负着90%以上大宗进出疆物资的运输,在新疆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新疆在铁路建设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去年已建成乌准五彩湾-将军庙铁路、喀什-和田铁路,目前在建铁路有11条,年内还将建成兰新线红柳河-阿拉山口电气化改造、库车-俄霍布拉克、哈密-罗布泊铁路。今年还将全面开工建设乌鲁木齐新客站、乌鲁木齐集装箱中心站、哈密-额济纳等铁路,这对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新疆与内地的沟通联系以及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航建设也不甘示弱,目前不仅建成了阿克苏机场、吐鲁番机场、博乐机场等工程,今年力争开工建设富蕴机场,这将为新疆民航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要想富,先修路。伴随着新疆铁路和民航网线的织就,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必会迎来一个全速提升的时代。
打开空中通道
新疆的煤炭资源极其丰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新疆人的“脑袋瓜”得到空前解放,变得灵光了。新疆人不仅要把这些煤炭资源变成经济发展中的动力之一,还要用它换回白花花的“银子”。
于是,2010年电源项目建成国电红雁池热电联产、伊犁河百万千瓦水电等一批项目,新增装机320万千瓦,电力总装机达到1600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截至目前,经国家批准全区在建的火电项目35个,装机容量达1800万千瓦,超过目前电力总装机规模,基本满足了全区“十二五”区内用电量,提前完成了自治区区内用电建设目标,实现了新疆“十二五”煤电建设的开门红。
在过去的一年,新疆的电网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争取国家核准了伊宁-乌苏-凤凰等8条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哈密-安西、凤凰-乌北郊-吐鲁番-哈密、吐鲁番-巴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4座750千伏变电站,标志着新疆电网正式并入全国电网,结束了长期孤网运行历史。
目前,“疆电东送”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力争年内开工建设首条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送电工程,明年开工建设准东-重庆±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送电工程,尽快实现疆电参与全国市场配置,为疆电大规模外送开好局、奠定坚实的基础。据初步测算,这两条特高压线路建设,需要当地配套建设1750万千瓦火电项目,每年将就地转化煤炭5000万吨以上,提高了煤炭附加值、促进我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真正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
打开民生通道
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的就是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刘晏良和他的团队正是认准了这一点,在项目建设方面格外偏心“民生工程”。他给新疆都市报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2010年,国家累计补助新疆基本建设投资359亿元,而累计争取到的国家民生基本建设投资就达300多亿元,力度之大、项目之多前所未有。
有了资金支持,新疆的民生工程一路向前。在教育、卫生、文化、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去年支持建设各类项目就达近2万个,进一步完善了双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医疗卫生体系、文化、广播电视以及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服务能力和水平。
例如:卫生方面,为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我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在超过60%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群众基本用药负担明显减轻。教育方面,我区除继续组织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等重大工程外,还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双语教师周转宿舍、双语寄宿制学校等工程建设。文化方面,不仅启动了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地市级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建设,继续加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
为了让这些民生工程实实在在地成为“民心工程”,让百姓受益,自治区发改委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实施民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服务,确保了自治区安排部署的民生工程及时开工建设。同时还加强了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的稽查、检查和督导,为民生建设项目资金安全、质量安全、如期完工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密切跟踪民生工程建设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