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得不得心脏病 基因说了算?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心脏病心脏病病因心脏病怎么得的 2011-04-12 09:33:56
日前,美国、中国、英国等过科学家又发现了可能导致冠心脏病的十几种基因,向能够预测患病风险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 新闻缘起

日前,美国、中国、英国等过科学家又发现了可能导致冠心脏病的十几种基因,向能够预测患病风险的目标迈进了一步。在这项大型国际研究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超过14万实验对象的遗传基因进行研究,以找出可能导致心脏病的DNA缺陷。他们发现了19种新的致病基因,并确认了过去发现的12种致病基因位点。这项发现为找到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也使未来预测患病风险成为可能。

相关研究由英国、德国、美国、中国等科学团队同期三篇文章发表在近期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 将新闻进行到底

王先生最近很是苦恼,前两天他陪同母亲去医院复诊高血压,医生顺便给他查了一下,结果发现他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已经狭窄90%,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必须立刻进行手术了。王先生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才刚过40岁,平时也就是觉得工作累些,怎么就和“老年病”扯上关系了呢?

其实现代都市忙碌的工作节奏,沉重的生活负担已经使得心脏病早已不再是老年人“专利”,近几年由心脏病导致的中青年人猝死也越来越多,心脏病已经成为继癌症之后的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那有没有方法可以让我们防范于未然,在心脏还没有抗议罢工之前早早地预测出来呢?

科学家们最新发现的心脏病致病基因为我们带来了希望。心脏病基因的连续发现,为心脏病预测和治疗带来曙光。就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心血管发育和再生学研究室主任熊敬维教授。

心脏病相关基因 已发现32种

“要通过基因技术预测心脏病的患病风险,首要条件就是寻找出有哪些基因和心脏病相关,这是一个复杂且海量的工作。首先,要采集大量的心脏病人的全部基因,通常是十几万个患者,采集患者的血样、分析临床医生记载的病史。然后对每一个患者的全部基因和正常人的一一进行比对,通过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将有差别的地方标记出来,这些差异往往不是单个的基因,而是一段特定序列排布的基因片段,我们称之为基因位点。最后,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关联分析来找到绝大多数患者的共同的差异基因位点,得到可能的心脏病致病基因位点。”熊教授介绍道。

“此前科学家们一共发现了13种和心脏病相关的致病位点,此次的系列报道我们可喜的看到了大量新的致病位点被发现,除了英国科学家发现的这13种之外,德国的科学家发现了5种,中国也发现了1种,因此从文献报道来看,目前一共发现了32种与心脏病相关的基因位点。”

致病机制 有待探索

“虽然这次新发现了大量的致病基因位点,但是它们的功能我们还不得而知,而且致病位点间常常发生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大了其机理的复杂性,因此,致病位点如何影响心脏的发育和工作过程是接下来要研究的关键。这需要进行大量的动物实验。”熊教授说。

科学家们一般选择斑马鱼或是小鼠来模拟人类进行实验,斑马鱼的基因与人类87%相似,且心脏受到损伤之后能快速的完全再生,是一种很好的心脏研究动物模型。熊教授表示:“可以通过喂食药物、外科手术,结合一系列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基因的转录、敲除等来获得含有特定致病位点的动物,观察心脏发育过程。另外,还可以施以人工的分子水平的干扰,比如增强或者抑制蛋白的表达、影响基因信号通路等,从分子机制探究致病基因是如何影响实验动物的心脏。”

熊教授进一步补充道:“目前科学家们对调控心脏发育的一些主要基因及相互间可能的作用机制已经有所认识:其中NKX2.5、TBX5、GATA4是影响心脏发育最为重要的3个致病位点。NKX2.5是心脏前体细胞分化的最早期标志之一,参与出生后心肌细胞的功能调控和增殖调节,影响心脏房室结的形成和功能维持。TBX5已被确认为心手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在早期心脏发育过程中对于房室腔初始分化和间隔的正确形成十分关键。GATA4是心脏形成中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而且对心肌细胞的正常存活也有一定的作用,能够阻止药物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并且NKX2.5、TBX5、GATA4 3个转录因子间有密切的相互作用,可能以复合体的形式在心脏发育调控中发挥着中枢性作用。”

疾病预测 防患未然

心脏的耗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旦发病则损伤可能已经不小了。以冠心病为例,目前临床上所采用的是:服用药物去除血栓等堵塞血管的组织块、外科的心脏搭桥、植入血管支架等补救手段。熊教授表示,如果能在基因阶段就检测出疾病,防范于未然,必然大大提高人类的健康质量。

“找出了心脏病的致病位点之后,利用能和这些致病位点特异结合的生物试剂,我们就可以研制出试剂盒方便地用于日常的体检之中,检测病人是否含有相应基因变异,在症状还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就加强护理防范。另外,当我们弄清这些致病基因的功能之后,我们就可以寻找阻断方法,发现药物作用的关键位置,针对靶点定向给药,快速高效地治愈疾病。”熊教授满怀信心地说,“我们相信,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未来10年之内必定能有所突破,将基因技术造福于广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 延伸阅读 ————

吃什么药 基因告诉你

国际心血管病专家、美国斯克利普斯转化科学研究所所长埃里克·托普尔表示,10年前,测序一个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可能要30亿美元;2010年其成本降到1万美元左右。2011年,其成本有望降到4000美元。而且,随着测序成本不断降低,基因组研究领域在2011年将会出现更多的医学突破。他说:“这个领域正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

托普尔举例说,去年,美可保健公司和美国最大的药品零售商CVC/Caremark公司开始大规模检测服用心脏病药物Plavix的病人基因。研究人员发现,PON1和CYP2C19这两个基因可以决定病人如何对Plavix作出反应。“这两个基因解释了为什么这种药物(其销量为全球第二)会在三分之二的病人身上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对其他人要么无效,要么有副作用。”

这样的研究已经让黑色素瘤病人受益,这些病人都在服用功效强大的药物PLX4032。基因组研究证明,其肿瘤拥有BRAF变异的黑色素瘤病人将从该药物受益;而其肿瘤中没有BRAF变异的病人服用该药物后,病情会恶化。

托普尔表示:“基因分析会节省大量成本,让病人不再长期服用那些昂贵的、对疾病没有丝毫帮助的药物。”

O型血人心脏好胃不好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O型血与健康关联极大,这些发现有助于及早防病治病。

英国《柳叶刀》杂志刊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项涉及2万名参试者的新研究发现,O型血者心脏病危险相对较低。研究发现,具有Adamts7基因的人,心脏病危险会骤增,但带有该基因的O型血人,心脏病危险并没增加。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对100万人的35年跟踪调查还发现,A型血者胃癌发病率高于O型,但O型血者易患胃溃疡。

美国一项涉及560名女性不孕患者的新研究则发现,O型血女性因为卵子数量少、质量差而难以怀孕,不孕的几率是其他女性的两倍。

此外,丹麦研究发现,男性O型血人更易发胖。因为食物消化方式会因血型不同而不同,建议A型血人以素食减肥,O型血人减肥仍可吃肉,但应避免奶制品和面食。 (科技日报 实习生 周英)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