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专家详加解说:微量放射性核素为何对人体无害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专家解说微量 2011-03-31 09:33:22
在3月29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1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王作元分析指出,放射性物质对健康的影响,要区别看待,不要一味恐慌。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发布信息称,3月29日,在我国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华北部分地区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在3月29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1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王作元分析指出,放射性物质对健康的影响,要区别看待,不要一味恐慌。

  王作元说,核反应堆发生泄漏事故时,会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造成较大范围的环境放射性污染。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进入大气以后四处扩散,最后要沉积到地面。它的运行对地面的污染取决于释放量:到底有多少放射性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同时还取决于释放方式,是一下子爆炸全部释放出来,还是逐渐地慢慢往外泄漏,这两者造成的后果是不一样的。碘-131的半衰期是8.02天,过了8天以后,碘-131就衰减到一半。现在碘-131已经过几个半衰期,所以即使进入中国,也已经被稀释得很少了。

  王作元说,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都会接受一定剂量的辐射。放射性物质对健康的影响,第一是确定性效应,第二是随机性效应。人体接受一定的辐射剂量以后会发生确定性效应,其特点是存在一个剂量的阈值,剂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个效应才会发生,会造成乏力、白细胞降低等不同类型的放射病。随机性效应,意味着人接受一定量的辐射剂量以后,不是百分之百都会患病,但是会造成癌症发病率的增加。比如,这次日本核污染,周边受影响的普通人群,从确定性效应来讲,没有什么反应,但是从长期观察来讲,患癌症的危险度增加了。所以需要加强对可能受到核污染人群的监测。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