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碳排放交易 2011-03-10 08:56:25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51页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在目前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上,我国的碳价格每吨比印度少2—3欧元,更不及欧洲二级市场价格的一半,议价能力处于明显劣势。 “谈价格还太早。”提到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51页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在目前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上,我国的碳价格每吨比印度少2—3欧元,更不及欧洲二级市场价格的一半,议价能力处于明显劣势。

“谈价格还太早。”提到碳交易,清华大学教授邢新会委员认为我国连一个系统的碳排放评价体系都没建立,根本谈不上合理交易,更别说议价。

碳交易指标在国外早已形成。在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的碳足迹标签上,能够清楚地了解产品的碳排放量,如:生产一瓶洗发水将产生123克二氧化碳,生产一公斤猪肉会产生3800克二氧化碳……

“如果没有自己的指标体系,留给我们的将是一本糊涂账。”学者出身的邢新会最担心的,是没有体系的盲目追捧,最后导致市场混乱。

评估体系很复杂,要考虑到地域、材料、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因素。“同样生产一度电,煤和石油的碳排放就不同。都是生产一吨饮料,在广东和陕西的碳排放也不同。”邢新会举出实例。

上海环境交易所公众购买碳排放媒体联络负责人陆冰清持有相同的观点。“指标对于企业、个体或者不同区域到底怎么分解?分解后整个考核体系怎样?如何形成市场?目前都是未知。”他表示,国内建碳交易体系,指标分解是首先需要填补的缺失。

“碳排放交易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社会各个部门和领域,需要从政策、管理体制和促进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我国不同地区在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各方面都有差异。”邢新会认为,碳排放的计算需要由政府统筹管理、各领域分工,农业、工业、用户的相关数据才能得到共享。

“有了评价体系,政府才能制定政策,然后建立中介机构,才可以进一步进行碳交易。”循序渐进是邢新会着力强调的。

据中国证券报3月初报道,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已开始对上海首批共9家重点工业企业展开碳核算,对首批9家上海虹口区试点工业企业展开碳核算,企业涵盖医疗器械、建筑设备、电气、电子材料等多个行业。

“清华有研究团队在做定量节能减排的研究,中科院也开启了相关研究。”邢新会说,希望碳排放交易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试点,逐步形成可行的交易市场及支撑体系,推动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不能盲目炒作,将碳交易变成一场“泡沫”。(张佳星)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