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央企史上最大海外撤离
2月28日晚,在马耳他国际机场,刚降落的一架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包机滑行时经过另一架包机。中国东方航空公司4架包机当日带着1115名从利比亚撤离的中国人员离开马耳他回国。这是第三批离开马耳他的中国包机。按照计划,其中1架包机将前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其余3架包机将前往上海。据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当天的转运过程进展顺利。新华社记者王庆钦摄
国资委昨日表示,在利比亚局势动荡后,国资委已于2月22日成立应急小组组织央企员工撤离,目前大部分央企员工已经撤离利比亚。这也是截至目前央企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外撤离行动。
国资委透露,在利比亚央企共有13家,不少央企在利比亚的项目营地遭到抢劫,目前国有资产损失情况正在统计、评估之中。
四家央企牵头指挥撤离
国资委在利成立了4个分区指挥中心,分别由中国建筑、中交集团、中国水电和葛洲坝集团负责。
之所以安排这几家企业牵头负责,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比较了解当地情况,与当地政府以及实力派的人士关系良好。
像葛洲坝集团利用在当地以及周边国家的良好合作基础,通过多种关系疏通外出道路和港口。撤离中,联系当地安全局安排警车护送,聘请当地有威望的部族长老协助保护等。
海空两条线路同时进行
此次撤离主要通过海路和航空两线同时并进。中远集团副总裁许立荣介绍,2月21日晚在接到外交部领事中心通知利比亚东部班加西有13000多名受困中国公民需要从海上撤离后,迅速在附近海域集结13艘船舶,最终决定派“中远上海”和“中远青岛”赶赴加西亚港集结,并安排了“天福河”集装箱货轮帮助撤离。
据了解,中远的货轮有的是违约停止了货运来到港口帮助撤离。
截至昨日,中航集团共派出了15架飞机帮助撤离,创下中国民航海外包机之最。飞行地点包括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埃及开罗、希腊克里特岛和突尼斯。由于临时加开班机也导致国内数百架航班延误或取消,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记者钟晶晶)
■ 损失
央企海外资产正评估损失
目前救人是第一位,还没有确切损失数据对外披露
为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多家央企在撤离前都采取了特殊措施,主要是将设备封存。如中石油东方物探的员工将设备封存,管道局员工将施工设备集中到营地,将硬件材料和贵重物品妥善处理,将工程资料拷贝,将大门和库房焊死后才撤离,最大程度减少国有资产损失。
中交集团在撤退前,将各项目现场材料、设备进行登记造册,把重要文件存放在相对安全的地方。班加西苏卢格项目部与当地委员会、军方签订了营地、设备和材料物资移交协议。
据了解,不少央企在海外开展工程建设,外方会事先给一部分预付款。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孙越表示,即使外方给了工程款,但具体损失还要视不同项目进展来定,目前还很难判断具体损失。
国资委规划发展局规划一处处长贾立克昨日介绍,目前央企海外资产损失情况由商务部和国资委共同启动评估工作,并已要求企业上报情况,“第一阶段还是救人第一位,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损失数据对外披露。”
本报记者 钟晶晶
■ 个案
中铁建公告:项目进展存不确定性
该公司在利比亚有三条铁路在建,合同金额42.37亿美元
中铁建作为上市公司,其项目及资产安全情况,投资者比较关注。去年,该公司曾发布公告,公司承建的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项目预计亏损41.53亿元。
该公司董秘余兴喜昨日对记者表示,央企海外项目的风险确实还是很大的,但他表示公司的项目都是与利比亚政府签约的,即使政权更替,按照国际法有关规定,该国政府仍要履行相关约定。
中铁建在利比亚共有三条铁路在建,合同金额42.37亿美元,已完成6.86亿美元,占合同金额的16.2%。他表示,目前公司很难判断项目带来的具体损失金额,但也希望将情况告诉给投资人,以帮助投资人判断投资风险。
昨晚,中铁建发公告称,本公司在利比亚人员绝大多数已安全撤离,其余少数人员也已做好撤离准备,将按中国政府统一安排尽快撤离。本次撤离将发生一定费用。由于利比亚局势的不确定,项目现场设备、材料的保全情况以及后续进展将存在不确定性。
本报记者 钟晶晶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