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强子对撞机制造“黑洞”失败
科技日报讯(记者张梦然)据美国《大众科学》杂志在线版12月21日消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们发表了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一系列测试报告,称迄今并未发现“迷你黑洞”,即LHC利用高能对撞制造“黑洞”遭遇失败。而在LHC的能级范围内制造出“黑洞”原是根据弦理论作出的预测,因而这相当于对弦理论与其支持者的一次打击。具体报告登在最新一期的《物理快报B辑》杂志上。
据英国广播网今年9月报道,LHC项目的科学家表示,从LHC制造的极端环境中,对撞机的CMS(紧凑缪子线圈)探测器已经看到了“全新而有趣的效应”,并在某种程度上模拟出宇宙大爆炸后的瞬间状态。
直到近日,CMS探测器任务团队完成了对高能质子撞击产生的“迷你黑洞”的搜查工作。如果弦理论相关部分论述正确,LHC应该能够制造出“迷你黑洞”,随后黑洞瞬间蒸发。然而CMS探测器数据分析表明,这种黑洞能量衰减的信号并不存在。
作为当今最有希望将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4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的理论,弦理论认为组成所有物质的最基本单位是一小段“能量弦线”,而宇宙除了传统四维度(长、宽、高、时间)外,还存在多个维度。只要这些维度存在,那么能传送重力的“重力子”必将渗入到其中,这就解释了为何在我们的维度中重力比其他力要微弱——其实它并不真的弱,只是粒子存在于我们看不见的维度中。而LHC的能量范围已令它有本事来测验这件事。
如情况属实,在LHC的高能对撞试验中,两个相撞粒子对额外维度变得敏感,它们以高强度发生重力相互作用,应会形成“迷你黑洞”,随后瞬间湮灭,届时在围绕对撞点安置的高敏度CMS探测器内,就可以观测到黑洞由诞生到消失的整个过程。然而直到今天证据也未曾出现。
不过,这项结果并不意味着弦理论就此灭亡,其说明了此前预测的“黑洞可在能量3.5万亿至4.5万亿电子伏特中被制造出来”这项认知已被排除,但理论上,它还有可能在更高能级中实现。因此LHC于2013年加满马力之时,就是弦理论的拥趸屏息静气等待宣判之日。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