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计划在印度站附近卸货
本报“雪龙”号12月6日电 (特派记者陈瑜)进入普里兹湾后,从中山站东偏南方向破冰卸货是“雪龙”号走了20多年的老路,但今年的路线有点“背道而驰”,将改在站址西偏北方向的印度站附近卸货。
第27次南极考察队领队顾问魏文良今天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这是中山站自1989年建站以来,第一次改变破冰卸货路线。
中山站卸货是此次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两天,队领导多次组织相关人员乘坐直升飞机和雪地车探路查看冰情,结果并不理想。“今年冰薄雪厚,冰厚度由过去的1.5米减少到1米左右,但积雪也有近1米厚。如果按照原航线破冰卸货将困难重重。”
考察队领导今天搭乘直升机去印度站附近察看冰情。“印度站附近受下降风影响,积雪较少,冰厚度约为1.5米,更重要的是,该地点距离中山站8到10公里,距离内陆出发基地更近,这些对保障内陆队物资及时到位、尽早动身非常有利。”
如今正值南极夏季,各国也纷纷组织科考队来到南极。在“雪龙”号到达前几天,印度南极考察队先期到达。与我国只有一艘“雪龙”号相比,印度队此次共到两艘船,一艘是租借俄罗斯的破冰船,另一艘货船为“雪龙”号的姊妹船。今天下午14时(北京时间17时),破冰船从印度站附近破冰驶出。不出意外的话,“雪龙”号今天将在破冰船开出的航道基础上继续破冰,到达印度站站址附近。
其实即使扎根在陆地边缘、牢固构成南极大陆最稳固冰雪屏障的陆缘冰破裂,“雪龙”号也无法直接开到岸边。因为岸边礁石、浅滩、浮冰和小冰山林立,特别是船离岸太近,万一冰山漂动与船碰撞,极易发生危险,若把船封在里面更不好办,所以大船经常要停靠在离岸几公里以外的地方,船上上千吨的物资则要靠小艇来运输。
据悉,到达目的地后,考察队将在探冰修路后开始卸货。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